葛剑雄和他的马赛克建筑乌托邦
-----------我为什么反对所谓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兼议《南方周末》的《国家意志下的文化集成》
陈家桥
中华文化标志城,很难想象一位复旦大学的知名教授葛剑雄先生居然如此激昂地为其设计、辩护,为其正名,我倒不屑于怀疑任何他的所谓“等而下之”的金钱的蛊惑,单就从他对媒体反复强调的那些观点来说,几乎让人难以置信,我觉得其言行令人发指。一个貌似深得中庸之道,貌似传统的学者,讲的那些不靠谱的话,几乎湮没了他那可怜的残存的学术品格。
葛剑雄所谓的以国家意志来强制推行建设文化标志城的起点便是恶劣的。为什么要单单从所谓的“国家意志”来起点?国家意志是一个空壳么?是用来吓人的?能吓倒人吗?请问那么多平常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国家意志还要启动,还要在你一个教授的言行中启动?我相信人们会明白教授背后的那些隐秘的权力路线。
葛教授所谓的文化副都,这是个近乎可笑的概念。什么叫副都?为什么要建?谁提出要建了?是谁发出了呼声?请问是人民吗?或者至少问问有多少人提出了?不就是那个济宁市吗?一个济宁市的官员队伍就是许多人吗?那个济宁市长在两会期间口出狂言一定要“建城”的官腔,难道还不够肮脏可耻吗?葛教授提出的要把许多祭祀行为,颁奖行为,高级文化行为搬到文化城来,这个主意是你一个研究地理的人能懂的吗?谁不清楚这些权力的延伸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关注这些仪式的另一个侧面,谁来监管并评议这些权力的被质疑的意义?
葛教授提出一定要让人大通过这个提议,难道人大本身不能考虑,这个预先打着最高权力机关,向其暗示保护的合法期待,不正暗示着这个行为荒谬透顶的跨越性吗?人民能答应吗?我问你,人民能答应吗?
葛教授又提出要建的很客观,很全面,五十六个民族都考虑到,这是讨好的想法?这到底要干什么?对于民族大家庭内部那种复杂的经验关系是如此粗糙的平均并设就能处理的?这是一个有文化的教授能说出口的?
对于葛教授谈话中提到的预算,这个数字,似乎在他口中都表达为花的有价值,请问谁来评估?谁相信这个钱建出来的东西,会不会是贴着马赛克墙砖的新崭崭的烂俗居所呢?
葛教授又提出了所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谐,所谓儒佛并置,然而为什么又不敢清晰地表达,现在人的神经,牵制着的传统中的意识形态是什么呢?葛教授很激动,大放厥词,提出一定要人造,说中华文化标志城一定要人造,这跟济宁市市长口出狂言一定要上马该工程,有什么区别呢?这种基于所谓名教授,进而疯言疯语的胆量从哪里来?又什么意思?
葛教授以前也许是个空谈家,谈的都是空历史,客观地理,现如今要在权力框架内做国家表达了,就露了短,看其《南方周末》的采访,其实钻的不过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空子,钻的是一个假大空的马赛克建筑乌托邦的空子,抡起所谓国家的大捶,但行的却是荒诞的工程梦。我觉得他这一套建起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完全是不得要领的,是误以为公众不知其真相,误以为自己假设的超前思维,国家思维,保护思维,就一定能蒙混公众,进而获得一种所谓的文化优先,知识优先。但一个道理就可以说明,因为没有人支持这个工程,没有老百姓支持这个工程,那么这个聒躁的狂躁的烦躁的教授所联姻的地方政府所叫嚷的工程就必须要质疑,要下马,必须把教授领到一边去,让老百姓来评价评价,作为知识分子,对于这个话题已经说的够多,不需要再给老葛什么面子了,什么事啊!纳税人的钱是不可以乱花的,在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个事上,我相信必将在很快就会被戳穿为一个劣质的笑料。如果这个所谓的中华文化标志城一定要顶着几乎所有人的反对而兴建,我相信人们有权利作出对他的建筑者的法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