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富喊穷与飞行员群返


对“返航门”比较正式的调查结论已经说明,返航门不是天气事件而是人为事件。

在中国,飞行员似乎一直是一个收入丰厚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东航的返航门事件似乎让人们知道了飞行员原来是如此可怜,以致伸冤无门只好出群返之下策对抗不公平待遇。

有飞行员说,大家有所不知,飞行员其实还不如一个街头小商贩。但是有消息说辞职没有被索赔的飞行员随后到国外定居了,我们好像还没有见到那个街头小贩有一天不出摊而移居海外的;有位飞行员做客央视节目时说,国外的飞行员的收入是平均收入的68倍,但是东航飞行员的收入早就超出了这个倍率(东航总部所在的上海2007年的人均收入约为1.7万元人民币)。有人说在飞行员的住宅楼下停放的全都是高档私家轿车,这大概也不是一般中国老百姓敢于奢望的。

经济学上有个“经理人革命”的词汇,说得就是一个企业的执行经理人依仗实权要挟投资人控制企业。一条航线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一个航班就是一个企业的某个生产过程,飞机上的机长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经理人,而且其经理人实权是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的。实际上,已经有人在用“经理人革命”来解读东航的返航门事件了。

当经理人足够强大之后,他与投资股东的关系就不是一般的劳资关系了,他之所以敢于要挟股东和老板,是因为他具有的这种资格和实权成为了要挟的筹码。所以,我更愿意把这种事件放在一般的、对等的关系地位上来看待,是两个合作的厂商之间的事情,而不是一般的劳资关系纠纷。所以前面的帖子才说返航门彰显的是资本的力量。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不难发现,飞行员集体闹情绪搞群返,一点都不奇怪,完全是一副资本的做派和嘴脸。

航空方面的法律专家以专家身份事前给事件定性了“不违法”,这种专家事先定性的做法本身的合理性就值得质疑。专家的意见会多大程度左右事情的最终处理结果可以拭目以待。专家说,事件不应该定性为罢工,只是消极怠工。这样说来充其量是有点违背职业道德。这样一来,最后的应对措施大概只能是用道德教化方法来指导资本的行为了。

但是,我们看到过资本的道德吗?“惟利是图、不择手段”是说什么来着?投资人做为资本的人格化身,可以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那么具有“革命”本钱的经理人有何不可?同样,即便是一般的劳动者,只要有机会都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惟一的约束就是法律,只要不违法,就万事大吉。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贪婪成性、嗜利……这些词汇都在表述同一个意思:道德的力量在约束人性贪婪方面是微不足道的。

陈良宇一审被判了18年。做为一个公务员,陈原本也是给国家打工,但是,做到一定级别上,就有了为自己的私利搞“经理人革命”的本钱了。面对一些公务员千方百计的寻租,有人提出要用高薪养廉应对。低薪当然是不对的,是不平等交换,但是高薪也无法养廉,公务员现在也是热门职业,收入较高而且稳定,因此每年公务员招考都是报考人数与职位数之比高达5060。尽管如此,寻租腐败情况并没有因为高薪让人感到减少,惰政低效似乎也并没有因为高薪而多大改善。之所以高薪难以养廉,是因为高或低是众说纷纭,领薪的人总说不高。像“老师”把艺术总监给的酬劳主动拿去一沓的事情只能在小品当中见到。因此,陈良宇贪了那么多,他不被揭发自己就不会停手。

女首富满足吗?没有。她也在喊穷喊难,在两会上强烈要求政府对富人减税。因此,虽则人们都说飞行员收入令人羡慕,但是比起女首富来说,飞行员当然更是穷得丁当响了,飞行员们也就满腹牢骚叫苦连天,做出一些过激举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日前民航总局已经对东航返航门事件做出了“停止东航云南地区部分航线、航班的经营权,交由其他航空公司经营。同时对东航处以人民币150万元罚款,上缴国库”的处罚,而把对飞行员的处置皮球踢到了东航自己脚下。有人形容说这项处罚等于要了东航半条命。但是,如果东航丢掉的这半条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存在,只要需要就有可能置乘客的命于不顾的话,丢掉这半条而剩下可以为乘客负责的半条命,未必就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