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要清“风”


    随着24节气之一的“清明”的临近,做清明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了,有关清明节的话题也越来越火了。人们开始咀嚼清明节的文化意韵,探讨清明节的过法。
    今年4月4日,是国家法定放假的第一个清明节。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给传统节日以古已有之的传统地位,体现了国家对我们传统文化习俗的尊重,这既是对悠久文化理念的继承,同时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唤醒民族记忆、强化生命时间体验的传统节日,不仅能使人从中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同时也容易引发我们民族对未来前途命运的思索。
    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自然是为了让人们把这一节日过得更好,过得更有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过好这个节日,使我们的清明节过得更其纯粹更其健康文明呢?我以为,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扫墓祭祖,应该注意扫除“三风”。
    一要扫迷信风。反对封建迷信反了几十年,但封建迷信却根深蒂固。这些年来封建迷信活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清明祭扫在一些地方更是鬼气重重。一些商家借机大发“鬼财”,祭品是做得花样百出,从前是从元到亿元的冥币,现如今不仅有金元宝,还有纸制的现代化电器、房子别墅等,更有纸扎“小姐”“二奶”“冥模”充斥市场。请大仙巫婆为祖宗祈阴德,为子孙求荫庇,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也不乏其人。这里只说这些祭品,就含有极强的精神毒素。且不说里面的迷信色彩,只说“小姐”“二奶”冥模,在客观上就是对女性的污辱,也含有对现世腐化没落生活的肯定。也许人们要说,烧点冥币甚至烧点金元宝、现代化电器、房子别墅等祭品,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寄托,但思念寄托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先前的“寒食上墓”有很浓的文化意义;现如今正时兴的栽松插柳,既表达了希望先人好品格好精神万古长青的意念,又是一种极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性行为,实在就是一种极为文明的祭祖方式。
    二要扫攀比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腰包殷实起来。于是,不少人为了脸面,口袋里的钱便“痒”不住了。有的人清明祭祖,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相互攀比。你花几百元买“纸钱”、冥币,我则花几千元用纸扎“彩电”、“冰箱”、“轿车”、“楼房”,铺张浪费。记得曾有人报道,海口某地清明扫墓摆阔斗富,居然有人烧真钱祭先人。近日网上又有反映,广州市祭祖乳猪仔价格飞涨两倍,每只卖到500元。预计随着高峰期的来到,祭祖乳猪的售价还会上涨。有市民调侃地说,祖先今年也要“吃”贵猪肉。(参见http://post.mop.com/2273741.html)如此攀比,说穿了,是借死人来光自己的脸面,壮自己的浅薄的做人底气。不仅丧失了做清明的本意,也大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
    三要扫腐败风。在清明节里车轮私转也是社会腐败的一个缩影。在清明节里用着公家的车,耗着公家的油,千里迢迢地去扫墓屡见不鲜,清明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公权私用节”。更值得人们警惕的是,当下的一些地方,清明节已经演化成了“公款旅游节”,有些单位以扫墓名名,行公款旅游之实,有的动用豪华客车,不远千里进行所谓的“凭吊”,花“老公”的钱毫不心疼。也有极个别领导封建“官”念根深蒂固,开着公车携带家属子女到祖宗坟地“潇洒走一回”,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时下做清明,动辄烧纸烧钱,清明节实际上变成了烧纸节,由此引发火灾屡见不鲜。殊不知,清明寒食原本是禁火的。相传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并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介之推隐居在山中。晋文公为报他的“割股奉君”之情,命令放火烧山逼他出来享受皇恩,却不幸将介之推烧死于深山。人们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回报,才有了清明前“寒食节”。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由此可见,清明节是忌火的。
    过好一个节,特别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净民心,纯民风,正党风。扫墓做清明,是为死人做的,也是做给活人看的。既然也是做给活人看的,我们就应该给活人以正确健康有益的影响。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更是万物“吐故纳新”节气。这样的节日,应该做出希望,做出光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