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小城镇之十二:彭真怀谈繁荣小城镇经济


    小城镇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自1994年中央与地方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后,中央和省对市、县两级的财政分配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中央、省集聚了过多的资金。针对目前市、县两级财政困难,支持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现状,我建议采取“资金下移,缺口上移”的措施,支持小城镇各项事业建设。小城镇发展经济的道路应是多模式的。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重点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咨询、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和观光旅游业。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内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竞争力培育正在成为小城镇,尤其是资源缺乏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通过知识学习、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作出相应的战略性产业选择,可以帮助小城镇实现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小城镇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从长远考虑,应当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把适合于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城市要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把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小城镇转移。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小城镇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积极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工业;三是围绕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