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谷雨(阳历1996年4月30日晚9点过八分,阴历3月13,出生于长沙附二医院。出生时体重7斤2两。钳产。轻度窒息。脐带缠颈。医生的打分是7分。
现在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大泉乡大坪中学读书,读小学六年级。
2008年刘谷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高职语文》教案(下册)
授课班级:高职四班、高职五班、高职六班
授课教师:刘咏梅
授课日期:二00五年二月至七月
教师:刘咏梅(副教授)
联系Email: lym[email protected]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
联系电话:0731----4080372
第二十九大节
课题:《灯》巴金
教师:刘咏梅
教学目的:
1.体会象征手法及其作用;体会文中语义含蓄的句子。
2.把握关键词语,理清作者思路。
3.结合对文理和文义分析,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思路和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象征的立意特点。
教学要点:分析第三、四部分,总结课文
一、分析文章第三、四部分:
第九、十段,作者引用欧洲两则古老的传说,用意何在?
(揭示灯更深广的象征意义: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为捕鱼人导
航,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曾给恋人以力量,既分别颂扬了骨肉之情和坚贞爱情,又含蓄而深刻地告诉人们,不管现代或古代,不管是中国或是希腊,不管是陆上或是海中,只要有“灯”就会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会有光明,有温暖,就会给人们指出归路,给人以奋然前行的莫大鼓舞。)
既然希洛的火炬早已熄灭,一对情人也已死去,为什么说“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的“火光”已经不是实指,它是爱的象征,真善美的标志,至今“亮在我们的眼前”是说这种精神千秋万代照耀、鼓舞着人们,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第十一段,“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人更需要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活着。)
“永沉海底”是什么意思?
(比喻如果没有灯光的指引,会迷失人生航向,绝望毁灭。)
第十二段,“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了灯的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它不仅救活一个人的生命,而且使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灯所象征的团结友爱的奉献精神正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十三段,“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是全文的点晴之笔,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高昂的乐
观主义精神,相信希望之灯永照人间,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定胜利。“微笑”与开篇的“窒闷”照应,反映出作者由空虚到充实,由压抑到振奋,由迷茫到坚定的思想发展轨迹。)
二、总结课文,再次梳理文章的思路:
“我”的恶劣处境— —山边灯光燃起的希望— —灯的形象和作用(眼前的灯光— —回忆的灯光— —联想的灯光— —阐明自己的信念
三、归纳主题。
文章以紧紧围绕“灯光”这一象征物,从小处着笔,从小处着想,让读者从豆大灯光灯光联想到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民众力量追求光明的不屈斗争,通过对灯的歌颂,赞扬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民众力量。
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式对抗的必胜的信念。
四、课堂作业:课后练习三、四题
附板书: 灯
平房里射出的几点灯光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雪夜里摸夜路见到豆大的灯光 给我一个异乡人指路
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使我感到安慰,得到鼓舞
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出自欧洲古代传说
古希腊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出自古希腊的传说
陌生人家桌上的一盏油灯鼓舞我一个出门求死的友人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