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email protected]岁,属鼠)
刘谷雨(阳历1996年4月30日晚9点过八分,阴历3月13,出生于长沙附二医院。出生时体重7斤2两。钳产。轻度窒息。脐带缠颈。医生的打分是7分。
现在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大泉乡大坪中学读书,读小学六年级。
2008年刘谷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高职语文》教案(上册)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
(基础版)第一册
授课班级:高职水工一班、电力二班
授课教师:刘咏梅
授课日期:二00六年九月至二00七年一月
教师:刘咏梅(副教授)
联系Email: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
联系电话:0731----4080372
第二十大节
课题:《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教师:刘咏梅
教学目的: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难点:理清本文思路,明确作者选择的两个立足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一) 复习旧课
复习:《提醒幸福》一文的思路是怎样的?是纵向思路还是横向思路?
明确:提出问题 请从此注意幸福――分析问题 什么是幸福――解决问题 如何珍惜幸福 享受幸福
属于纵向思路。
作者李乐薇,台湾省作家。本文选自台湾省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一集。
(二) 引入新课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
提问:标题很新颖,题目为“我的空中楼阁”有什么含义呢?要求初读课文,找出文中关键语句。
明确:两层含义:一是指“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的山上的小屋(实写);二是指“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虚写)
(三)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组朗读,个别朗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绪,从而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四) 研讨课文
1、 本文实写的是“立于山脊”上的我的小屋,虚写的是寄托情感的“空中楼阁”,文章由实而虚,细细朗读课文,试找出文章由实写转入虚写的关键段。
明确:第九自然段。
2、 本文着重描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结构上可分为几部分?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角度来进行描写?
明确:可分为两部分。
立足于小屋之外和小屋自身这样两个角度看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是文章分为两部分的依据。
3、 研讨第一部分:
A、 根据立足点的变化,第一部分应该划分到第几自然段?
明确:第一至八自然段。
B、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小屋与哪些周边景物的关系?
明确:小屋与小山、树的关系。
C、 根据立足点的变化,第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
明确:分为三层。
第一层(1-3):写小屋与山的关系――立足于山外。
全景。
研讨:朗读这一小节,要求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第二层(4-7):写小屋与树的关系――立足于山上。
局部近景。
研讨:朗读这一小节,要求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树的“美妙的绿的背景”,衬托出小屋的“别致出色”、“含蓄而有风度”。
第三层(8):写小屋与树的关系――立足于山下。
仰视中的局部远景。
研讨:朗读这一小节,要求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4、 小结:
第一部分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感觉上很和谐,很优美,清新自然,而且写得有声有色,画面感极强。重在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
(五) 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