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网规则制度的断想
人是在规则中生活的,社会是在规则、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中运行的。
社会转型过程中,旧规则可能不适应变化的情况,新规则层出不穷,认识规则、研究规则、创造规则,应该是有识之士在软科学有所作为的领域。
做人做事要有规则,企业要有规则,社会要有规则,虽然规则常常是无形的,它存在人们的意识中。
价值中国网的理念和规则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官员、企业家、金融业界,“让知识创造财富”,价值中国网向全体博客用户赠送网站股票,制订通过电脑系统程序的方式自动计算《作者贡献统计规则》即股权规则,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为感谢和表彰在价值中国网创造和传播知识方面贡献突出的专家,价值中国网将隆重举办“2008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专家100强”评选。评选活动将历时四个月,分成四个阶段,分别选出三千强、一千强、五百强,直到最后的一百强专家。第一阶段专家们似乎没有异议,第四阶段大家对规则有异议,从操作层面上看,网友投票标准比较主观,四阶段未采用综合权重等等,这涉及统计学方面的原理,王思彤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
价值中国网首次举办这样大型的活动,也是新事物,新规则,它鼓励专家们多一些创新的思想、思路,对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真知灼见,鼓励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吸引更多的优秀专家汇集在这里。我所关注的是“价值中国网的影响力”,如果价值中国网没有影响力,“最具影响力专家100强”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财经网站的影响力而已。转型的社会充满不规则,不必苛求价值中国网。即使您未能进入100强,如果您是社会承认的,您依然是教授、专家,您依然是有思想的企业家,您依然是有创新精神的金融家,您依然是网友心目中尊敬的专家!
其实这次活动对我有启发:什么是规则、制度?规则、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如何科学制订个人规则,企业的规则制度,社会规则与制度?规则应代表谁的利益?规则为什么会出现异议?如何堵塞规则漏洞?如何惩罚违反规则的人?等等等等。
何为规则?规则是一种由群体共同设定并超越个人意愿的行为规定。或者说是规定出来让大家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规则意识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或者说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规则各种各样,不仅有道德规则,也有技术规则和游戏规则。普遍、公开、理性的规则系统,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成为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但在现代社会中,即使是对技术规则和游戏规则的遵守,也常常是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在你保证要遵守某条规则,比如参加一个活动、加入一个组织或者缔结一个合同之后,是不是真的遵守这条规则,就有一个是否遵守诺言的道德问题了。
何为制度?制度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制度是人类行为的规范或约束规则的总称,它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两个部分,前者通常是成文的、可辨识的、强制的和第三方执行的,而后者则是不成文的、默会的和自我实施的。制度起源上存在的设计和演化分歧的事实说明,制度最初可能是个人无意识行动的社会后果,但当制度的功能被辨识后,制度就转化为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有力手段和工具。
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状态,它是一种层次性的,网络性的社会结构,不同层次和节点上的制度都构成特定的信息空间,并利于人们获取一种共同的知识,从而使得个人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可辨别的特征,并利于形成交互行为中的稳定预期。
制度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并且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规则、制度有两个经典案例:私人船主运送犯人的报酬制度。
18世纪的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英国政府早期制订的制度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结果到达目的地,死亡率高达37%,英国政府花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
一位英国议员认为是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船主的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他提出从改变制度开始: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澳洲上岸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以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人死亡。
“以上船人数来计算报酬”改变为“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这一制度差别导致结果差别如此巨大,说明制度可以决定结果。
还有一个分配制度的案例: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制度建构可能决定一个组织、团队的行为,如果出现不良行为,规则、制度、机制可能出了问题,可能就要调整,不然会出现不良后果。
需要说明的是:创造一个新的规则、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体现设计者的心态和智慧,它既要简单、容易,让人看明白,易传播和复制,又要容易操作和控制,更要合理公平。如果设计企业运行规则和社会制度,更是系统工程!
前年我造访四川省艾林公司时,董事长林树贵就提出“民营企业体制改革”:体制对企业负责,制度对员工负责,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让美女美男整天在一起,只要是人难免不犯错误,制度好建立,体制改革难,要用好体制环境去管理,让人没机会犯错。
体制是由规则和机构组成,制定规则来行使权利以及处理规则之间冲突的措施。我们往往重视的是机构而不是规则,是项目而不是体制结构和治理安排。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这些规则、规范和程序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构成了一个社会或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容易借鉴,而体制难在创新。
又如今年我花很大气力研究农村金融,创办村镇银行,这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金融机构要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也要设计企业内部运行规则,刚性制度容易借鉴,创新性的金融品种和服务则很花脑筋的!
从社会制度、规则看,举例: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五大失衡,要设计六大制度,五大失衡即一是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越来越大。二是城乡民间投资失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三是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农民就业环境改善缓慢,城乡就业差距在扩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收入、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在持续萎缩。五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失衡,农村制度供给滞后,各种相关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
重庆拟进行“五个方面的统筹”,即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国民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实现这五个统筹,需要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并在六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和创新。它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城乡财政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建立相应的户籍制度,构成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让农民共享土地出让的增值,促进农村市场体制改革,让农业更好地走向产业化、市场化;让金融等生产要素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让城乡市场相互交融;加快政府的行政改革,打破一切阻碍城乡发展的陈规陋习,基本建成法制型和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人、地、财三大问题。
重庆要在“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社会管理”六项制度改革形成综合配套效应,抓住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社保解忧、服务均衡、转户进城(镇)六个关键环节建立农民工有序转移通道,引导就业人口在主城、区县城、小城镇三级城镇合理分布,贴近农民工、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三大群体建立民生制度体系,这需要社会智力资源的参与,所以重庆市委、市政府向全球问计求策,现在有许多课题依然向社会招标,价值中国网专家可以参与。
价值中国网也为专家构建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搭建了一个平台,除“专栏文章”,还有“百科词条”等等,既可以自己创造新名词、概念,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编辑百科词条备查阅。我感到遗憾的是,付出大量时间、心血和智慧编辑了2439个百科词条,全部有效点击量有450786的藉磊先生按现有规则排在115名!
所有的规则、制度都是针对人设计的,规则、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死的,操作的是人,引用康德名句:“这世上惟一使我感到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观念。”
蔡律于永川桃花源
2008年4月27日
人是在规则中生活的,社会是在规则、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中运行的。
社会转型过程中,旧规则可能不适应变化的情况,新规则层出不穷,认识规则、研究规则、创造规则,应该是有识之士在软科学有所作为的领域。
做人做事要有规则,企业要有规则,社会要有规则,虽然规则常常是无形的,它存在人们的意识中。
价值中国网的理念和规则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官员、企业家、金融业界,“让知识创造财富”,价值中国网向全体博客用户赠送网站股票,制订通过电脑系统程序的方式自动计算《作者贡献统计规则》即股权规则,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为感谢和表彰在价值中国网创造和传播知识方面贡献突出的专家,价值中国网将隆重举办“2008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专家100强”评选。评选活动将历时四个月,分成四个阶段,分别选出三千强、一千强、五百强,直到最后的一百强专家。第一阶段专家们似乎没有异议,第四阶段大家对规则有异议,从操作层面上看,网友投票标准比较主观,四阶段未采用综合权重等等,这涉及统计学方面的原理,王思彤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
价值中国网首次举办这样大型的活动,也是新事物,新规则,它鼓励专家们多一些创新的思想、思路,对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真知灼见,鼓励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吸引更多的优秀专家汇集在这里。我所关注的是“价值中国网的影响力”,如果价值中国网没有影响力,“最具影响力专家100强”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财经网站的影响力而已。转型的社会充满不规则,不必苛求价值中国网。即使您未能进入100强,如果您是社会承认的,您依然是教授、专家,您依然是有思想的企业家,您依然是有创新精神的金融家,您依然是网友心目中尊敬的专家!
其实这次活动对我有启发:什么是规则、制度?规则、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如何科学制订个人规则,企业的规则制度,社会规则与制度?规则应代表谁的利益?规则为什么会出现异议?如何堵塞规则漏洞?如何惩罚违反规则的人?等等等等。
何为规则?规则是一种由群体共同设定并超越个人意愿的行为规定。或者说是规定出来让大家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规则意识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或者说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规则各种各样,不仅有道德规则,也有技术规则和游戏规则。普遍、公开、理性的规则系统,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成为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但在现代社会中,即使是对技术规则和游戏规则的遵守,也常常是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在你保证要遵守某条规则,比如参加一个活动、加入一个组织或者缔结一个合同之后,是不是真的遵守这条规则,就有一个是否遵守诺言的道德问题了。
何为制度?制度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制度是人类行为的规范或约束规则的总称,它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两个部分,前者通常是成文的、可辨识的、强制的和第三方执行的,而后者则是不成文的、默会的和自我实施的。制度起源上存在的设计和演化分歧的事实说明,制度最初可能是个人无意识行动的社会后果,但当制度的功能被辨识后,制度就转化为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有力手段和工具。
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状态,它是一种层次性的,网络性的社会结构,不同层次和节点上的制度都构成特定的信息空间,并利于人们获取一种共同的知识,从而使得个人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可辨别的特征,并利于形成交互行为中的稳定预期。
制度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并且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规则、制度有两个经典案例:私人船主运送犯人的报酬制度。
18世纪的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英国政府早期制订的制度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结果到达目的地,死亡率高达37%,英国政府花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
一位英国议员认为是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船主的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他提出从改变制度开始: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澳洲上岸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以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人死亡。
“以上船人数来计算报酬”改变为“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这一制度差别导致结果差别如此巨大,说明制度可以决定结果。
还有一个分配制度的案例: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制度建构可能决定一个组织、团队的行为,如果出现不良行为,规则、制度、机制可能出了问题,可能就要调整,不然会出现不良后果。
需要说明的是:创造一个新的规则、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体现设计者的心态和智慧,它既要简单、容易,让人看明白,易传播和复制,又要容易操作和控制,更要合理公平。如果设计企业运行规则和社会制度,更是系统工程!
前年我造访四川省艾林公司时,董事长林树贵就提出“民营企业体制改革”:体制对企业负责,制度对员工负责,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让美女美男整天在一起,只要是人难免不犯错误,制度好建立,体制改革难,要用好体制环境去管理,让人没机会犯错。
体制是由规则和机构组成,制定规则来行使权利以及处理规则之间冲突的措施。我们往往重视的是机构而不是规则,是项目而不是体制结构和治理安排。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这些规则、规范和程序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构成了一个社会或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容易借鉴,而体制难在创新。
又如今年我花很大气力研究农村金融,创办村镇银行,这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金融机构要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也要设计企业内部运行规则,刚性制度容易借鉴,创新性的金融品种和服务则很花脑筋的!
从社会制度、规则看,举例: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五大失衡,要设计六大制度,五大失衡即一是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越来越大。二是城乡民间投资失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三是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农民就业环境改善缓慢,城乡就业差距在扩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收入、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在持续萎缩。五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失衡,农村制度供给滞后,各种相关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
重庆拟进行“五个方面的统筹”,即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国民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实现这五个统筹,需要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并在六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和创新。它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城乡财政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建立相应的户籍制度,构成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让农民共享土地出让的增值,促进农村市场体制改革,让农业更好地走向产业化、市场化;让金融等生产要素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让城乡市场相互交融;加快政府的行政改革,打破一切阻碍城乡发展的陈规陋习,基本建成法制型和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人、地、财三大问题。
重庆要在“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社会管理”六项制度改革形成综合配套效应,抓住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社保解忧、服务均衡、转户进城(镇)六个关键环节建立农民工有序转移通道,引导就业人口在主城、区县城、小城镇三级城镇合理分布,贴近农民工、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三大群体建立民生制度体系,这需要社会智力资源的参与,所以重庆市委、市政府向全球问计求策,现在有许多课题依然向社会招标,价值中国网专家可以参与。
价值中国网也为专家构建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搭建了一个平台,除“专栏文章”,还有“百科词条”等等,既可以自己创造新名词、概念,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编辑百科词条备查阅。我感到遗憾的是,付出大量时间、心血和智慧编辑了2439个百科词条,全部有效点击量有450786的藉磊先生按现有规则排在115名!
所有的规则、制度都是针对人设计的,规则、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死的,操作的是人,引用康德名句:“这世上惟一使我感到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观念。”
蔡律于永川桃花源
2008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