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何创造财富的简单公式


耕读大东山系列之二

CF=f(s,a,n),顺手写下了这个公式。从故事,到想象,最终直逼心灵,这就是文化创造财富的三步曲。值得每一个企业家去思考的三步曲。--刘孝全

文化创造财富的三步曲

文/刘孝全

金牛山的传说

来守凤和张大爷都提到了金牛山。

喝完山泉水泡的阿敏姐的铁观音后,守凤和老张的嘴角就舒展开了。当然,他们俩首先提到并不是金牛山,而是屋后的山泉(日后另文,此处暂且不表)。从山泉谈到了东山之东的石门子及石门泉,以及石门之东的巍巍高山梨花顶。

何谓梨花顶,即是梨山圣母的修行地场。

何谓梨山圣母,那就是大名鼎鼎樊梨花的师傅,一句话,一幅融合历史、政治、武侠、女性、情爱等多元素的大场景就噌地出现在我眼前……

吃中饭的时候,端起酒杯,张大爷的话题就从穆桂英救夫的小山坡说起,说到了山坡之南的金牛山。

 

八只牛变成的九只牛

 

为啥叫金牛山,传说山南边有人放牛,只要赶着八只牛上山,一到山上,就变成了九只,怎么数怎么是九只。可是呢,只要一下山,怎么数怎么是八只。奇了怪了,大伙就猜这山上准有只金牛,所以就叫金牛山了。

 

金牛洞与世风日下

 

很久很久以前,山有一洞,洞有洞门。

山下百姓,赶上红白喜事摆酒席,谁家也置办不起成套的餐具。好了有这个宝洞,只要到洞口烧香求拜,洞门自然打开。里面有成套的瓷器,那叫一个漂亮。只管来取,办完酒席再完好地送回,如此延续了好多年。

后来,据说,有人取走了好瓷器,送回破碗,再后来更有人索性不还了。

之后,金牛洞就再也没有开过了。

 

风水先生与牛犄角

 

金牛洞藏宝,但是洞门再也不开了。

没有人晓得洞门在哪里?即使晓得也没法打得开。

终于,有一年,从南方来了一个先生,绕山数周,最后进了山脚下的桃园村。

在村中转啊转的,终于相中了一户人家。此户是一寡妇门,只有娘女二人,院子也破烂得不行,歪歪倒的墙角边种了几棵葫芦。

这个南蛮子呢要花钱买这几棵葫芦。

寡妇便问,买这葫芦有何用。这先生就说:确有用处。但是也没说究竟什么用。

好心的寡妇九说,你要有用,我送给你便可,何必花钱。先生高兴坏了,就说,那您就一定替我留着!等我来摘,我不来,葫芦一定不能摘。

行,寡妇一口就答应了他。

转眼从夏到秋,又从秋到冬。先生一直没来。

天都下雪了。寡妇一看,这天都下雪了,先生还是不来,这葫芦咋还不摘呢。再不摘也实在不行了,就摘下来放到炕上。

三天后,先生来了。一进院子,咯噔一下。

葫芦咋不见了?忙问怎么回事。

寡妇便一五一十地说了,先生问,啥时候摘的,寡妇说,刚摘了三天。

先生进屋一看,一拍大腿,一跺脚,长叹一声:唉!

如此这般这般就把事情缘由说了一边。原来这个葫芦就是打开金牛宝洞的门钥匙。现在也只好如此了。这个先生就叫寡妇带着村里几个人一块上山去了。

走到一个山壁前,先生说,这就是金牛洞门。我来开门,你们进去,看见什么只管拿,我一说出来,你们就赶快往外奔,否则关在里面出,我不负责。大家都说:好!

只见这先生拿葫芦在山壁上左三圈右三圈地晃了晃,轰的,洞门就开了。只见这先生把这葫芦就撑在洞门下。

几个人赶忙进去。一看,嘿!一老奶奶在赶着一头金牛在金碾子上碾金豆子呢。大家那见过这场景啊,一时都不知道该拿什么。

有人就拽这老奶奶,拽也拽不动,有人就牵这金牛,牵也牵不动,于是有人就掰这牛犄角。这时候,就听见外面先生在喊:快跑,有人就慌里慌张地抓了把金豆子,另外一人就一使劲,掰下了这牛犄角。跑到洞口,一看,妈呀,这葫芦都弯了,就快撑不住了。

刚一出洞,轰的一声,洞门关得死死的。

几个人分了金豆子,这金牛的犄角就归这先生了。

从此之后,金牛山就再也没有出现金牛了。

 

遐想及启示

刚好,这金牛山就正对我的朝南的院门,自打听完这故事后,我就经常傍晚十分,站在门前的石头墩上,远望紫气蔼蔼的金牛山……显然本来平淡无奇的山水一下子就变得十分鲜活起来了。

刚好第二天,是73号文化沙龙的第四期,由我来主讲“文化与财富”的主题。CF=f(s,a,n),顺手写下了这个公式。从故事,到想象,最终直逼心灵,这就是文化创造财富的三步曲。

值得每一个企业家去思考的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