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新东方的核心团队


  出差的飞机上遇到一位新东方的老师,聊了几句,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激情.不仅让我想起去年新东方四驾马车在北大额演讲.

  我把我当日的心得和朋友们分享一下,一同感受友情团队的力量.

  07年的一个晚上,我应邀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聆听了新东方四个创业元老的演讲,很受感染。

  北大校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4位创业元老——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新东方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强、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和新东方留学研究院院长包凡一,走进北京大学举办了“新东方创业团队回归北大演讲会”,

  整个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还有学生站在我身边听讲座,据说有近2800名北大学子和外地学生参加了演讲。

  以前就听过其中三人的演讲,今天给我的感觉明显不一样,依稀感受到他们在互相揭底以及冷嘲热讽背后的那份真挚的友谊和不同的人生经历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激情。

  四个性格各异,以前是徐小平和王强比较像外向,俞敏洪和包凡一比较内向。现在老俞已不再内向,而且演讲功力让人叹为观止,包凡一的演讲也让人刮目相看,冷幽默很有杀伤力。

  1徐小平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伴随着一个腾空跳跃的高难度动作,徐小平老师首先登场,他如往常一样诙谐幽默,阐述了其人生幸福观。他说,除了认真学习和努力工作外,人应该去追求心灵的幸福,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徐小平老师的演讲虽然简短却令人深思,我们追求的幸福究竟是怎样的呢?演讲结束时,他引吭高歌自创的歌曲《留学生涯》,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2王强

  “在这个世界上,我有两个东西没有见过,一个是上帝,一个是计算机”的王强老师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从北大英语系教师到入主贝尔实验室的计算机硕士,使同学们深深地懂得,人要有所成就,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坚定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行,而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推销自己的方法,发现自己内在的独特的东西,有所创造,这样才可以脱颖而出。发现自己的个性,把自己身上并不明显的东西,将它一点点地推到极至,不认输地推销自己,机会世界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打开,亮丽的风景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从而产生人生“核裂变”。

  中国人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善于用独到的眼光审视和发扬自己的优势,进而把自己推销出去,摆脱卖艺不卖身的想法,实现和放大自己的价值。

  3包凡一

  被称为“具有黑暗激情的哲学家”的包凡一老师以一个又一个亲身经历的国内外生活和工作的实例,告诉同学们:要善于挑战自己,不要总是做驾轻就熟的事情,有机会就去尝试做一些富于挑战性的事情,激发自己的潜能,以爆发人的全部力量,这也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另外,他还谈到,大学生刚开始求职不一定要加入大企业,可以在蓬勃发展的小企业锻炼自己。

  举了几个有意思的例子:1)大学比较内向,和老俞一样,和女生不怎么说话,唯一说话的机会是节假日,帮助回家的女生搬行李。一次他帮一女生搬行李,不解地问女生,你有男朋友,为啥还让我帮你搬呢。女生答曰:我不是怕他累到吗!大伙狂笑:)

  2)勇于跟人家比较,从写作走向讲课,为了获得更高的学生打分,有没有像王强那样超级魅力的口才,就扎扎实实备课,想一些策略,比如多发放免费资料甚至光盘。策略制胜。

  4俞敏洪

  俞敏洪老师的出场很自然地引起全场的瞩目,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成功是摔倒一万次,而在第一万零一次后站起来。”俞敏洪老师通过讲述自己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向同学们展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在讲到如何做人时,他说:“是一粒种子总要发芽,由树苗再长成参天大树,使人从很遥远的地方就能够看到,走近它时,又会给人以荫凉。即便是远离了,回过头来看,它依然是一道美丽风景。即使它不再生长,也还可以用来做木材。”在人的想象和成就之间有一段距离,这距离只有人的双脚才能跨越。“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生命之路上,步步精彩,步步有感觉,步步辉煌。”

  老俞结尾时强调大学生要学习和收获,人文知识,爱情,友情。有些人身上的天才是学不来的,比如王强的外向和演讲,但地才(可以后天掌握的)可以学。他向每个人都学习一点点,比如向徐小平学思想,向王强学读书,向包凡一学古文,从每个人身上汲取营养因此今天他是他们领导。

  伴随着三个多小时演讲的结束,4位创业元老高歌一曲《朋友》,激情四溢,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场内气氛被推至极点。

  这是一场很难不被感染的演讲,不是因为他们多么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带我们陪他们一起走回他们那个年代,感受他们的激情和梦想,友谊和真爱。

  这更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新东方近几年高层频繁动荡,胡敏走了,江博走了,但徐小平、王强、包凡一没走。用友情搭建的团队是可以经得起利益的诱惑,能够抗击利益的纷争的。祝愿他们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