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责任”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础。“带着感情”接待来访群众,是做好信访工作最起码要求。所以,我感到,贺国强书记强调“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工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不仅体现了亲民爱民的宗旨,更体现了一位高级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令人感慨,引人深思
作家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都是责任使然。如果说,没有一以贯之的责任意识,就不可能在关键时刻体现出他们优秀的品质。
而责任感源自于爱,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爱得越深沉,责任感越强烈。对信访干部来说,这种爱就是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只有对人民有真感情,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才会对事业、对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从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才能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产生同情心,才能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动真情,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信访工作,真正为群众调解纠纷,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可见,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工作,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要知道,不少上访群众,为了使问题得到公正解决,有的甚至不惜抛妻别子、倾家荡产,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的艰辛和困难,但他们始终没有减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辜负了群众的信任,我们的宗旨何在?党性何在?民心何在?
所以,我们必须要像贺国强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细心解答来访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把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过程,变成克服官僚主义、努力改进和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程,变成提高执政能力和依法执政自觉性的过程。如此,才能达到“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工作”的最佳境界。
当然,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工作,并不是用感情代替原则、代替政策和法律。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国家利益、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感去工作,与严格执行原则、政策、法律是不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