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因素造成A股下跌 A股市场“熊”已出没?
2008年04月07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童芬芬 实习生郝晓楠
4月3日,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3271.29点,突破3300点的心理防线,虽然收盘时收复近百点,但令投资者恐慌的是,中国股市在获得短暂反弹喘息后会不会又开始一路下挫
进入四月份,股市难抑下跌趋势。
4月1日,上证指数下跌4.13%,沪深300下跌5.48%,深证成指下跌6.33%。4月3日,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3271.29点,突破3300点的心理防线,虽然收盘时收复近百点,但令投资者恐慌的是,中国股市在获得短暂反弹喘息后会不会又开始一路下挫。
而截至2008年3月31日,上证指数从牛市最高点6124点最低跌至3357点,在6个月不到的时间已下跌45%,如此大的振幅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目前政策面预期不明朗,大小非解禁仍然存在隐患,创业板的推出以及新股发行,巨额再融资等等压力下,中国股市会行向何方?是成熊还是变牛?而政府救市又是否可期?
多方因素造成A股下跌
此次下跌,波及范围之广历史罕见,尽管期间仍有个股保持增势,但只是杯水车薪,在众多权重股的大力拉盘下,跌势似有止不住之态,如此强大的跌势令投资者恐慌失措,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除却市场信心不足外,造成A股暴跌的原因还有多个方面。”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黄学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道。他分析说,一是股市流动性偏紧,限售股的影响也比较大,加之再融资的影响,导致市场的资金面偏紧,另外实业资本进入导致高估值难以维持;二是对业绩的担忧,因为受到内外紧缩的因素影响,出口下降,信贷从紧,那么业绩会难以支撑高估值,而且实业资本进入也受到信贷等从紧的政策影响;三是从紧政策的预期不明朗,到目前为止就是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对于加息的预期,市场也一直担心。
“股市目前的大幅震荡,一是由于资金面出现短缺,一是由于股民的恐慌性情绪,追涨杀跌是不应该要的。”经济学家孙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了资金面紧张的现状。
今年一季度恰是“大小非”解禁高峰期,限售股解禁量合计273.516亿股,“大小非”累计减持16.372亿股,减持的力度依然强大,市值超过了207亿元,再加上中国平安等一些巨无霸公司再融资议案获股东大会通过,基金分红期的来临导致大量套现,紧缩政策的依旧等等,都导致了股市资金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而股民出现恐慌情绪也就有源可寻了,而这种情绪就又导致股市继续低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股市主要就是一个信心问题,”孙飞表示,“现在有大量的居民储蓄可以分流到资本市场。”
“自救”还是政府伸出援手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众多股民强烈要求政府救市,而股权分制改革之后,许多专家一致认为,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政府救市也无可厚非。然而,我国资本市场一直寻求的是充分市场化改革,力求与国际接轨。究竟是政府应向股市伸出援手,还是应该依靠市场自身规律去发展?对此,业内人士意见不一。
“目前来说不应该政府来救市,应该让市场来调节。”孙飞表示,“要知道,只有发生金融危机或者金融泡沫,才会出现政府救市,但是我认为目前没有出现熊市,就不存在政府救市。况且经过最近的调整,市场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
而黄学军则更希望是政府伸出援手,“一是现在的新股破发,影响到了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二是确实比较高的印花税,0.3%的税收,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不到提高;三是当时提高印花税等就是为了防止市场过热的,现在市场比较弱,是不是采用一下呢?其它增加流动性的政策如融资融券也是好的。”
当然,在如今股市不明朗的情况下,即使反对政府救市说法的业内人士也是支持政府出台一些利好措施的。
“目前中国股市主要的问题一是资金二是剧烈震荡导致的恐慌性情绪,政府应该做的是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吸引资金流入股市,”孙飞表示,“就是降低印花税,直接促进资本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救市的地步。”
除了发行新基金,政策面至今仍未有什么大的动作,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主席成思危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反对靠降低印花税救市,那么目前适合出台一些什么样的利好措施呢?
“对外资投资比如QFII的批准更多,新股发行的严格审批,‘大小非’减持的限制啊,股票型新基金多批一些等等。”孙飞表示。
“最根本的就是进行金融体制改革,靠市场自己来进行配置。”孙飞说到,“目前来讲,一方面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外资大量流入,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又急需资金,而股市偏偏资金短缺,这是一个结构性矛盾。其实国内并不缺资金,只是流入股市资金非常少,但市场通过自我调整已经达到理性回归,具备价值投资,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股市。”
A股前景依然乐观?
上周已经是A股连续第八周呈现下跌趋势,盘中3600、3500、3400、3300点等整数关口都曾被突破。周五的局部反弹也没能止住跌势,股市究竟要走向何方?是否要真正步入熊市?
“短期内估计还是保持目前的弱势,股市可能还会探底。”黄学军表示。而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企业1-2月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6.5%,增速远远低于上年同期,业绩下滑的预期对市场打击不言而喻,反弹无力下股市好像只有一路跌到底了。
“但也不能太不乐观,”黄学军表示,“这个过程估计很快会企稳,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平安在经历大幅调整后已与港股接轨,4月2日在大势调整的情况下保持了小幅上涨。”
根据恒生AH溢价指数,A股和H股的平均溢价水平大幅下降,而在所有的A+H股中,目前中国平安、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和海螺水泥的溢价率较低,均低于10%,AH平均溢价水平的降低,预示着A股市场的泡沫正在消失,投资价值正在显现。
“预计未来股市会出现理性的螺旋式上升。”孙飞表示,“从宏观经济面来说,我预计今年GDP将达到10%左右。去年由于股市指数上涨过大,出现非理性上涨,一年涨100%是不正常的,现在经过震荡调整已经实现了理性回归,泡沫已经挤压殆尽,已具备投资价值,震荡是必要的,目前市场的动态市盈率已到了20倍,已经具备投资价值。”
根据限售股的解禁时间表,2、3月份是非流通股集中解禁的高峰,而二季度解禁数量将明显减少,尽管减持压力依然存在,但对于如今脆弱的股市无疑会稍缓解股民的恐慌情绪。
“过不多久等一些预期不明朗的东西确定了,市场应该就会反弹。”黄学军说到,“出口1-2月下降,3月份反弹起来了,这些数据一旦发布,宏观基本面如果没有预计的悲观,那么市场就会反弹起来。同时,管理层再批两批4只偏股型基金,而且这些新批的基金开始进入建仓期,对市场的紧张资金面有一定的缓解。”
“随着市场的调整,动态估值的优势也出来了,市场的吸引力会加强。”黄学军说到,“还有外围的股市短期内出现了稳定,从最近看,外围股市的调整幅度远远小于国内的股市,美元指数短期内出现了上升等等,这些说明股市恢复的迹象越来越大。”
著名经济学家孙飞及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招收博士生--请推荐优秀人士!详见孙飞博士金融信托研究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8f7a.html
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提供直接投资、免费上市:http://www.worldcapitalmarket.com/
2008年04月07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童芬芬 实习生郝晓楠
4月3日,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3271.29点,突破3300点的心理防线,虽然收盘时收复近百点,但令投资者恐慌的是,中国股市在获得短暂反弹喘息后会不会又开始一路下挫
进入四月份,股市难抑下跌趋势。
4月1日,上证指数下跌4.13%,沪深300下跌5.48%,深证成指下跌6.33%。4月3日,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3271.29点,突破3300点的心理防线,虽然收盘时收复近百点,但令投资者恐慌的是,中国股市在获得短暂反弹喘息后会不会又开始一路下挫。
而截至2008年3月31日,上证指数从牛市最高点6124点最低跌至3357点,在6个月不到的时间已下跌45%,如此大的振幅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目前政策面预期不明朗,大小非解禁仍然存在隐患,创业板的推出以及新股发行,巨额再融资等等压力下,中国股市会行向何方?是成熊还是变牛?而政府救市又是否可期?
多方因素造成A股下跌
此次下跌,波及范围之广历史罕见,尽管期间仍有个股保持增势,但只是杯水车薪,在众多权重股的大力拉盘下,跌势似有止不住之态,如此强大的跌势令投资者恐慌失措,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除却市场信心不足外,造成A股暴跌的原因还有多个方面。”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黄学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道。他分析说,一是股市流动性偏紧,限售股的影响也比较大,加之再融资的影响,导致市场的资金面偏紧,另外实业资本进入导致高估值难以维持;二是对业绩的担忧,因为受到内外紧缩的因素影响,出口下降,信贷从紧,那么业绩会难以支撑高估值,而且实业资本进入也受到信贷等从紧的政策影响;三是从紧政策的预期不明朗,到目前为止就是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对于加息的预期,市场也一直担心。
“股市目前的大幅震荡,一是由于资金面出现短缺,一是由于股民的恐慌性情绪,追涨杀跌是不应该要的。”经济学家孙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了资金面紧张的现状。
今年一季度恰是“大小非”解禁高峰期,限售股解禁量合计273.516亿股,“大小非”累计减持16.372亿股,减持的力度依然强大,市值超过了207亿元,再加上中国平安等一些巨无霸公司再融资议案获股东大会通过,基金分红期的来临导致大量套现,紧缩政策的依旧等等,都导致了股市资金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而股民出现恐慌情绪也就有源可寻了,而这种情绪就又导致股市继续低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股市主要就是一个信心问题,”孙飞表示,“现在有大量的居民储蓄可以分流到资本市场。”
“自救”还是政府伸出援手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众多股民强烈要求政府救市,而股权分制改革之后,许多专家一致认为,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政府救市也无可厚非。然而,我国资本市场一直寻求的是充分市场化改革,力求与国际接轨。究竟是政府应向股市伸出援手,还是应该依靠市场自身规律去发展?对此,业内人士意见不一。
“目前来说不应该政府来救市,应该让市场来调节。”孙飞表示,“要知道,只有发生金融危机或者金融泡沫,才会出现政府救市,但是我认为目前没有出现熊市,就不存在政府救市。况且经过最近的调整,市场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
而黄学军则更希望是政府伸出援手,“一是现在的新股破发,影响到了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二是确实比较高的印花税,0.3%的税收,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不到提高;三是当时提高印花税等就是为了防止市场过热的,现在市场比较弱,是不是采用一下呢?其它增加流动性的政策如融资融券也是好的。”
当然,在如今股市不明朗的情况下,即使反对政府救市说法的业内人士也是支持政府出台一些利好措施的。
“目前中国股市主要的问题一是资金二是剧烈震荡导致的恐慌性情绪,政府应该做的是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吸引资金流入股市,”孙飞表示,“就是降低印花税,直接促进资本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救市的地步。”
除了发行新基金,政策面至今仍未有什么大的动作,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主席成思危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反对靠降低印花税救市,那么目前适合出台一些什么样的利好措施呢?
“对外资投资比如QFII的批准更多,新股发行的严格审批,‘大小非’减持的限制啊,股票型新基金多批一些等等。”孙飞表示。
“最根本的就是进行金融体制改革,靠市场自己来进行配置。”孙飞说到,“目前来讲,一方面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外资大量流入,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又急需资金,而股市偏偏资金短缺,这是一个结构性矛盾。其实国内并不缺资金,只是流入股市资金非常少,但市场通过自我调整已经达到理性回归,具备价值投资,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股市。”
A股前景依然乐观?
上周已经是A股连续第八周呈现下跌趋势,盘中3600、3500、3400、3300点等整数关口都曾被突破。周五的局部反弹也没能止住跌势,股市究竟要走向何方?是否要真正步入熊市?
“短期内估计还是保持目前的弱势,股市可能还会探底。”黄学军表示。而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企业1-2月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6.5%,增速远远低于上年同期,业绩下滑的预期对市场打击不言而喻,反弹无力下股市好像只有一路跌到底了。
“但也不能太不乐观,”黄学军表示,“这个过程估计很快会企稳,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平安在经历大幅调整后已与港股接轨,4月2日在大势调整的情况下保持了小幅上涨。”
根据恒生AH溢价指数,A股和H股的平均溢价水平大幅下降,而在所有的A+H股中,目前中国平安、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和海螺水泥的溢价率较低,均低于10%,AH平均溢价水平的降低,预示着A股市场的泡沫正在消失,投资价值正在显现。
“预计未来股市会出现理性的螺旋式上升。”孙飞表示,“从宏观经济面来说,我预计今年GDP将达到10%左右。去年由于股市指数上涨过大,出现非理性上涨,一年涨100%是不正常的,现在经过震荡调整已经实现了理性回归,泡沫已经挤压殆尽,已具备投资价值,震荡是必要的,目前市场的动态市盈率已到了20倍,已经具备投资价值。”
根据限售股的解禁时间表,2、3月份是非流通股集中解禁的高峰,而二季度解禁数量将明显减少,尽管减持压力依然存在,但对于如今脆弱的股市无疑会稍缓解股民的恐慌情绪。
“过不多久等一些预期不明朗的东西确定了,市场应该就会反弹。”黄学军说到,“出口1-2月下降,3月份反弹起来了,这些数据一旦发布,宏观基本面如果没有预计的悲观,那么市场就会反弹起来。同时,管理层再批两批4只偏股型基金,而且这些新批的基金开始进入建仓期,对市场的紧张资金面有一定的缓解。”
“随着市场的调整,动态估值的优势也出来了,市场的吸引力会加强。”黄学军说到,“还有外围的股市短期内出现了稳定,从最近看,外围股市的调整幅度远远小于国内的股市,美元指数短期内出现了上升等等,这些说明股市恢复的迹象越来越大。”
著名经济学家孙飞及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招收博士生--请推荐优秀人士!详见孙飞博士金融信托研究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8f7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8wnh.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913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9137.html
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提供直接投资、免费上市:http://www.worldcapitalmarket.com/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