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的楼市何时可以“消化”?!


    滞胀是宏观经济学的说法,大意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现在用滞胀来描述当前的楼市一点都不为过。

 

    历经3月份的成交量小高潮后,进入到4月以来至今,楼市没有像人们预期一样出现每年春季固有的火热,具体体现是:

    1、成交量持续低迷,最近四周的平均日成交量只相当于往年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2、开发商原本准备4月开盘的项目现在都推迟到5月“看看”;

    3、这次成交量低迷是全国性的,不是局部的;

    4、受到股市3月底至今低迷的影响,买家观望的气氛也在持续,投资气氛不高;

    5、平均楼价2008年持续走高;

 

    从上述市场指标看,“成交量的增长停滞”和“平均房价的不断上涨”形成了今年楼市最“扑朔迷离”的现象,让许多行家都捉摸不透。

 

    实际上,很多业内人士总是自觉不自觉的把今年的市场的预期和2007年来相比,实际上那种价格暴涨及单个楼盘成交量急升的“一去不复返”了,换个说法,也就是说楼市在2007年的顶点已经过去。当然在2007年我们已经透支了未来年份的价格和销量,所以更多的是现在要面对眼前的现实,准备好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来消化过去的“透支”,由于支撑楼市的基本面—“刚性的需求”—不断增长,所以整个房地产的市场并没有出现所谓“拐点”,而是将在“温和上涨”中保持一段时间。从北京的市场来看,由于很多开发商和客户都把“奥运会”作为市场变化潜在的分水岭,所以预期今年的楼市供销两旺应在下半年出现,对于客户来讲,只要是自住的,随时都是买房的时机;要是保值和投资的,要看经济的整体走势再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