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
中国正在遭遇空前的大灾难,我们暂不去追究这次灾难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目前,当务之急是尽最大的努力救治生还者。我们看到,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都向我们伸出了救援之手。无疑,相对于这次大灾难而言,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捐助是非常有限的,它对于整个灾难所需要的救助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时,特别需要中国政府作出空前规模的财政行为,以保障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挽救千千万万的幸存者。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迄今为止,中央财政拨款就如羊拉屎,四次才拨款11.1亿元,与社会各界的捐款(8.77亿元)不相上下。
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我认为,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而实际上并不大,因为,它仅仅是我国公务员每年公费吃喝(9000亿元人民币)的九分之一。大灾临头,国家机关公务员应该发发善心,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点来作为灾区人民的救命钱。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同意的朋友请举手!
2008,5,15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
中国正在遭遇空前的大灾难,我们暂不去追究这次灾难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目前,当务之急是尽最大的努力救治生还者。我们看到,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都向我们伸出了救援之手。无疑,相对于这次大灾难而言,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捐助是非常有限的,它对于整个灾难所需要的救助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时,特别需要中国政府作出空前规模的财政行为,以保障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挽救千千万万的幸存者。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迄今为止,中央财政拨款就如羊拉屎,四次才拨款11.1亿元,与社会各界的捐款(8.77亿元)不相上下。
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我认为,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而实际上并不大,因为,它仅仅是我国公务员每年公费吃喝(9000亿元人民币)的九分之一。大灾临头,国家机关公务员应该发发善心,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点来作为灾区人民的救命钱。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同意的朋友请举手!
2008,5,15
中国正在遭遇空前的大灾难,我们暂不去追究这次灾难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目前,当务之急是尽最大的努力救治生还者。我们看到,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都向我们伸出了救援之手。无疑,相对于这次大灾难而言,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捐助是非常有限的,它对于整个灾难所需要的救助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时,特别需要中国政府作出空前规模的财政行为,以保障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挽救千千万万的幸存者。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迄今为止,中央财政拨款就如羊拉屎,四次才拨款11.1亿元,与社会各界的捐款(8.77亿元)不相上下。
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我认为,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而实际上并不大,因为,它仅仅是我国公务员每年公费吃喝(9000亿元人民币)的九分之一。大灾临头,国家机关公务员应该发发善心,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点来作为灾区人民的救命钱。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同意的朋友请举手!
2008,5,15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
中国正在遭遇空前的大灾难,我们暂不去追究这次灾难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目前,当务之急是尽最大的努力救治生还者。我们看到,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都向我们伸出了救援之手。无疑,相对于这次大灾难而言,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捐助是非常有限的,它对于整个灾难所需要的救助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时,特别需要中国政府作出空前规模的财政行为,以保障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挽救千千万万的幸存者。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迄今为止,中央财政拨款就如羊拉屎,四次才拨款11.1亿元,与社会各界的捐款(8.77亿元)不相上下。
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我认为,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而实际上并不大,因为,它仅仅是我国公务员每年公费吃喝(9000亿元人民币)的九分之一。大灾临头,国家机关公务员应该发发善心,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点来作为灾区人民的救命钱。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强烈要求并建议中央财政向震区紧急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
同意的朋友请举手!
20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