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属鼠)
刘谷雨(阳历1996年4月30日晚9点过八分,阴历3月13,出生于长沙附二医院。出生时体重7斤2两。钳产。轻度窒息。脐带缠颈。医生的打分是7分。
现在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大泉乡大坪中学读书,读小学六年级。
2008年刘谷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中专语文教案》(四)刘咏梅
湖 南 省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学 校
第 三 大 节
课题:《笑》冰心
教师: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教学目的:学习文艺语体形象性和情意性的特征。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意境美和语文美。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冰心的泛爱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朗读法。
(一) 朗读课文
回忆本文的写作背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和动机。
提示:这篇散文是冰心20岁时写的。
(二) 列出提纲
重点 难点
居室雨后月夜
天使图 安琪儿微笑 理想之爱
古道雨后月夜 小孩儿微笑 童真之爱
滨海雨后月夜 老妇人微笑 慈母之爱
画面 -------- 微笑 -------- 泛爱主义
意境:浑然一体
眼前景物--------五年前---------十年前---------眼前
结构:首尾呼应
(三) 分析课文
提问:
1、 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2、 试找出描写三幅画面的语段,细细琢磨这三幅画面有哪些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 试找出描写三个笑容的语段,细细琢磨作者反复展现这三个笑容的用意所在。
4、 本文运用了比喻、反复、叠词等修辞手法,试找出例句,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5、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简要总结冰心的创作风格。
明确:
1、 以描写为主,兼用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
2、 开篇就是“一幅清美的图画”,为全文定下感情和色彩的基调,作者见到这一美景,触景生情,感情迸发,为之陶醉,于是引出对下文的追忆遥想。
同样是雨后月夜,同样是清美的色调、盎然的诗意,景和人辉映成趣,只是画面的内容不同了。虽然画面的地点、时间、人物不同了,然而通过画面所传达出的情绪却大致相同。 附:王维《山居秋瞑》
那么,这种大致相同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呢?
3、安琪儿是爱的天使,人们想象的爱的化身;孩子和老妇人,则是人间现实的、最能使人动情的爱的体现。
在结尾处,很自然地将这三个笑容“绾在一起”,把理想之爱、童真之爱、慈母之爱,揉合在一起,把景物与作者对美和爱的追求和谐地统一起来。“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这就构成了诗一般的意境,也正是这篇散文久经岁月,仍不减其艺术魅力的原因。附注:
“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可爱的》
“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这种无边无际的爱”。
---------《寄小读者》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中央电视台的新栏目《母亲》讲述了十位母亲的感人故事。
4、用语:清新凝炼,富于诗意。
5、风格:满蕴着温柔
(四)布置作业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2)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
(3)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
(4)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5)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