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不是阜阳官员的救命稻草


  针对人们对“阜阳疫情瞒报”的推测,4月30日,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陈贤义说,卫生部在接到报告后很快就派出临床专家、实验室专家以及其他方面专家指导协助省市的防控措施,报告是及时的。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认为,当地医疗部门还是比较敏感的,“3月27日到3月31日这个期间,接受治疗的病人都有一定的肺炎表现,医生进行了全面救治但是没有成功,医生觉得这些病例与他过去治疗的肺炎患者不太一样,并及时进行了报告。”其次,早期出现的部分重症病例出现死亡,是因为早期这个疾病的全貌还没有完全暴露,这是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认识和明确病原也有一定的滞后。

  此次疫情发生后,网上强大的民意要求对责任人问责。无论按照卫生部门发布的《关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还是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造成此次阜阳疫情事件瞒报与掩饰的责任主体,都应该被及时纳入问责程序。

    近五年来,在中国,没有哪个地区能比阜阳有如此“吸引”国内众多民众的眼球,阜阳,已被人们喻为“新闻富矿”。

    4年前的奶粉事件问责拖延不力,近期发生的举报人蹊跷死亡,腐败窝案中行贿3万多元的院长何涛、徐虎照常任职等怪异现象的存在,我们认为,此次如果不对阜阳疫情的责任人及时问责,不对阜阳的政治生态彻底整肃优化,就很难避免阜阳的天空不会再次弥散着恐慌的乌云。

    截至5月2日11时,阜阳2946人感染肠道病毒EV71。对于病毒在短时间内夺走21条幼小生命,社会各界对是否瞒报质疑强烈。

    据阜阳卫生网信息记录,3月27日,已有第一例患者死亡,而官方在这段日子里,没有任何告知。直到4月24日,疫情相当严重时,才发布《我省阜阳积极防治肠道病毒感染疾病》,终于公开承认,“3月上旬以来,阜阳已有610例患病儿童,其中18例因伴有脑、心、肺等多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仍在医院住院治疗和留院观察的77例。”

    从3月27日第一例患者死亡到公开发布消息,近一个月时间过去!

    实质上,关于“怪病”夺取儿童生命的传言,在阜阳坊间传言传很多、群众传的离奇、传的可怕,死亡人数有“几例”、“十几例”等各种不同说法。阜阳“百度贴吧”最早出现过“阜阳儿童得了什么病?为什么那么多突然死亡不公布?”的帖子。 人们猜测这种病是“小儿非典”、“人禽流感”、“口蹄疫”、“手足口病”等等,不一而足。

    阜阳城里弥散着对"怪病"的种种猜测和恐慌,此时,官员对群众的猜测不予理会。

    4月15日,当地媒体第一次将病情公开,但称是呼吸道疾病,并非传染病。

图片为阜阳市政府副市长杜长平市在市疾控中心门诊部检查儿童免疫情况

    4月16日,阜阳卫生网刊发《副市长杜长平检查疾病防控工作》,此时正是疫情非常严重时期,这个在毒奶粉事件中应该引咎辞职的杜副市长,看不出她有一丝对疫情的重视,而是在众多下属的陪同下“深入疾控中心门诊部、胡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及疾控中心检查指导春季传染病防控和儿童强化免疫工作”。

    明知已发生重大疫情,却说成是“检查指导春季传染病防控和儿童强化免疫工作”!

    从这条消中有人民群众会从标题中知道这条消息的重要性呢?消息把当时已有600多例病例、18例死亡病例等高度敏感、但广大群众急需知道的内容放在了第二段,如此重要的消息算是对公众预警吗?

    无论当地政府居于何种考虑,还有什么能比保护人民群众生命更重要呢?明明未及时向公众预警,却偏要说成是“积极防治肠道病毒感染疾病”,预警作用之微弱可想而知。

    3月27日,第一个重症患儿经多方抢救后死亡。据阜阳市人民医院小儿科一位不愿具名的护士承认,“这是首例死亡患儿,但当时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

    政府通过媒体发布“是呼吸道疾病,没有传染”这样的信息后,很多幼儿园的老师被要求逐个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继续上课。

    北京的一位专家说,这个病毒感染后会相互传染,既然会传染,那当时政府为什么还要出‘没有传染’的公告啊?真是后怕!

    从3月中旬到5月2日,2946多个孩子在同一个地区患上同一种疾病,并且已有21人死亡,截止4月底,有27人生死未卜、500多个孩子还在住院治疗和观察。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竟然不主动向公众预警,而是在媒体曝光数天后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行动迟缓,还是在有意遮掩什么?

    一条消息反映不了问题的全貌,从中看出一个早已令人痛心的现象: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被剥夺。

  近一个月时间,在疫情发生后,阜阳市各医院、幼儿园被安排“不准乱说”。当信以为真的人们纷纷把孩子送回幼儿园之后,更大范围的感染流行开来。 阜阳市把媒体当成洪水猛兽,无非是想捂住见不得阳光的某些神秘细节。

  4月2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阜阳市三月份以来已有789名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宗堪称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真相方大白于天下。

  “阜阳,又是阜阳,幼儿,又是幼儿”,在人们的叹息声中,有无奈,有不解,有愤恨,更有控诉。

    在阜阳,前几年发生过举国震惊的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其中牵涉的瞒报欺骗与问责不力等问题,曾激起公众极大的愤慨。而今天,悲剧再次上演,此次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选择“内紧外松”,没有及时公开信息将真相布于天下,无非是所谓的“部门利益与形象”使然,而由此造成了因预防不力产生交叉感染。

  由于病毒EV71,阜阳的天空弥漫着恐惧,阜阳已经事实上成为一个令人惊悸的地方,这里发生过震惊全国的劣质奶粉、物价局局长3次辞职、假药事件、腐败窝案、行贿法院院长以及此次的疫情,每一件都极具危害性,而每一件背后又都存在着行政不作为以及权力乱伸黑手的现象。

  短短一个月,病毒夺去21条婴幼儿生命,悲痛将永远深植于他们父母的灵魂深处;现在,仍然有几百名儿童的生命在遭受着可怕病毒的侵蚀,他们的父母仍然活在巨大的恐慌中。那些基于部门利益与个人前程考虑的阜阳相关部门和主要领导良知何在、良心何在?

    阜阳政府的官员们请记住,阜阳不是你们这些官员的阜阳,它属于中国这片土地,全中国无数人的眼睛在得知疫情后留下了辛酸泪水。

    21个儿童因EV71病毒感染而在一个多月中陆续丧生后,地方官员们现在理直气壮地宣称,他们对这次疫情的处理始终是“高度重视,措施得当,发现及时,报告迅速,反应及时,效果显著”,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EV71疫情问题上,阜阳政府一直“内紧外松”,“内部下达指令性文件,采取措施,对外不公布”,这说明阜阳政府看到了疫情的可怕和严重性。无论是因“误判”延缓了疫情的及时公开,还是出于瞒报而“误判”,都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等规定,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安徽省卫生厅的表态是,在3月31日才接到阜阳市报告的。为什么在长达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市级卫生机构没有报告省级卫生机构?”北京一位专家表示令人费解。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伴随着死亡、谣言、恐惧,这个与腐败窝案、行贿院长、大头娃娃、艾滋儿童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再次经历了一场痛苦的煎熬。

    从四年前的“毒奶粉事件”,到此次疫情中的洒脱,21条生命已逝去,同是阜阳市政府副市长杜长平分管卫生工作,不知这位副市长还能向阜阳人民群众解释什么?仅凭卫生部官员一句“报告是及时的”就能摆脱你的一切责任吗?

  众多鲜活的生命逝去,更多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就算是亡羊补牢,也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但从事件发生以来的一系列表现中,人们看不到这样的作风,感受不到有关人员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