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电力整体上市后投资价值分析


一、公司背景及简介
  长江电力5月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即日起停牌。6月2日6日分别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拟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由此开始,长江电力传言已久的整体上市正式拉开了序幕,因为长江电力的公告含义较为模糊,具体主营业务包括哪些内容还不得而知。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是为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的。中国三峡总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39.36亿元。其战略定位是以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主要经营范围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这次的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包括的具体范围尚不清晰,这里仅就三峡水电站的26台机组一次整体上市注入公司后进行分析。
二、主营业务分析
整体上市完成后,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26台70万千瓦机组),年设计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葛洲坝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kW,年发电量161亿kWh,公司总的年发电量为1008亿千瓦时,如果按现在的0.20元/每千瓦时,则主营业务收入达201.6亿元。
根据公司近五年的财务数据测算,2003至2007年的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分别为0.5235、0.4599、0.4922、0.4815、0.6150,平均为0.5144,如果据此推断,公司全部收购后的净利润将达到103.71亿元。如果考虑所得税率降为25%,则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可调到0.5758,则净利润将达到116.09亿元。如果扣除非正常收益,近五年的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平均为0.4793左右,考虑所得税变化后,则可调整为0.5365左右,则整体上市后净利润达108.17亿元。
三、整体上市方式
由于整体上市的方式还不明确,我们可以做以下猜想:定向增发,因为这是大多数公司整体上市时采用的做法,这样做也能实现中国三峡总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想法。假设定向增发价格为停牌之日前20个交易日的90%做为定价基础,那么停牌前20天均价为13.39元,打九折为12.05元,很可能增发价格就采用这个价格。现在还有18台机组待收购(还有没有安装的机组,由于机组仅占机组收购价格的一少部分资金,为计算方便,未安装的就当做整台计算),每台机组按此前收购的价格53亿元计算,还需954亿元资金,需要定向增发79.17亿股,那么整体上市后的总股本为173.29亿股。机组全部投产后(08年可以全部投产)09年便可实现0.6242元的每股收益。
四、投资价值
公司整体上市后到09年便可大致实现0.6242元的每股收益,对应停牌前的收盘价的市盈率为23.47倍,估值较为合理,相对于连续下跌之下的大盘来说市盈率稍嫌偏高,但是对应现在业绩还是有所增厚。
五、不确定性因素
1、由于市场炒作跟风的因素,不排除复牌后利用整体上市概念进行炒作的可能,有可能冲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2、中国三峡总公司年前在20元左右的价位已经减持5千万股长江电力,说明中国三峡总公司总不认可长江电力20元的高度,长江电力复牌后攻击高度有限。
3、整体上市不排除有将地下机组和其他水电项目如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及乌东德、白鹤滩等水力资源开发项目注入公司的可能,但是这几个项目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短期还不能见到效益,只能增加一些想像空间(这是最好的,因为我国股民的想像力十分丰富)。
4、作为大型水电项目,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较大。这次四川大地震造成的破坏力相当惊人,还有人把此归罪于三峡的蓄水,当然这只是无稽之谈,但是受此影响,三峡的蓄水过程是不是受到影响还不好说。
5、政策影响。移民成本的增加及税收政策(例如水资源税)等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6、管理风险。公司的管理成本逐年增加,人员也逐年增多,管理的高效性有所降低。从公司05年至07年的销售毛利率(%)可以看到是逐年降低的,分别为74.96、70.35、69.97、08年一季度为42.53,公司的管理成本有加速扩张的迹象。
7、投资风险。公司前几年的资本动作还是成功的,再加上罕见的大牛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很为可观。投资建设银行就为公司带来几十亿的收益,其他的几项收购也很得意。但是随着大牛市的消失,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这样的机会可能不多了,公司巨额的投资也会风险与收益并存。
六、建议:公司的整体上市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应该密切观察,如果出现复牌后的非理性的上涨或是下跌,都将是投资的好机会。个人认为,整体上市是长江电力发展中的不错的机遇,但不应该看做是大股东给其他股民的大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