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山的奇词只是错用了“通感”而已


          6月6日齐鲁晚报刊登了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的两首词,其中一首是《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共欢呼。”

      这首词在网络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怒骂。其评论狂潮丝毫不亚于“范跑跑”。哪么这首词的作者为为何写出这么一首词?赖以凭借的情感基础是什么?我想肯定不是故意献媚那么简单。  

      出于长期的职业习惯和体制包养的优越性,作协里的人一年也写不了几首诗词,这次地震一下子把缺乏基层生活体验的作家们埋藏在内心的感激之情激发了出来,写了这样一首激情澎湃的词实属正常。 

      王兆山把他受党国之大爱的感激之情通过词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真感情的流露,遗憾的是他没有想到他的词给了读者一种代表死人的权利。 狂风暴雨的批判也是他所料未及的。   

            王兆山的这首奇词失误之处在于把他的职业幸福感觉无意识的转移到了灾民的身上,这是一种严重的“通感”修辞错用事件。 这一通感不要紧,把全国网民惹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