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
陈家桥
今天上网看到韩寒的博客文章,大致是他和陈丹青在电视节目里骂了巴金,仔细看并不是骂,仅仅是说巴金、冰心、茅盾文笔很差。但每看韩寒文章,我总是心情不好,这一次到不是韩寒说的对错,不仅不是指他博文对与错,也包括他在湖南卫视电视节目里的对与错,我只是深深感到,作家们真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现在凡是在媒体上叫嚣的、呈现的、争辩的、吆喝的与文学有关的东西,其实,说实话,都不是真正的文学。我的意思是,这让公众大跌眼镜,因为像韩寒这样的言论跟我们文学有什么关系呢?严格讲,几乎没有,不只说韩寒,还有那个画画的陈丹青,前些年出了几本书,有一小点意思,但对文学几乎毫无关联,这两位朋友不管怎样吆喝,其实都是文学外围的,可以讲,相对于真正创作的中国当代作家们来说,他只是有限的文学青年。对文学有一小点认识,有一小点感觉,有一小点图书的经验,但对于整个文学,对于写作的经验构成,对于复杂的经验处理,他们何其简单,何其弱智,这还用说吗。其实中国当代文学,虽然诟病不少,但好的作家非常多。我的意思是,当好作家真作家们的声音出不来时,出来的便是上面两位类似的声音。一两个门外汉,摇大旗讲大话,对深刻的文学经验一窍不通,基本上是传媒的病秧,在那瞎闹腾,所以我说中国作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说的就是我们真正的声音出不来,那么歪门斜道的声音就出来了,那么为什么真正的声音出不来呢?其实也很简单,就因为作家意识到了没法讲,你们明白吧!没法讲是什么意思?就是现在的一切基本上让你最好别讲。最好把作品写好,也不是软弱,而是有一种强大的存在性的障碍,使你讲不了,讲不明白,或者说不讲最真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作家不会讲,或者说没有社会认知,我不需要点名讲,其实都很清楚,中国作家日子不太好过,但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这是一种当下的必然。我的意思是千万不要像韩寒、陈丹青那样,以为平白无故的评点一下,好像就真的有了声音,其实那不是什么声音,那是聒躁,让人很焦虑。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大致还有一般文化人常说的话语权的问题,也就是说话语权总像从作家口中溜走,成了一帮文化人、知识分子、文艺青年的谈资,实际上文学是一种复杂经验,它不是赛车手韩寒和画画者陈丹青,能够门外驾驭的,也许韩寒、陈丹青单纯指责巴金等人文笔差并不是那么严肃和叫板的事,但是当代媒体的放大,跟韩陈这样的媒介预谋者是有密切关系的。他们可能是聪明人,但聪明人很多,以尖头挤进文学圈,探头探脑是可以的,但最好不要讲大话,发表宏观大论,对于大师,可以适当点一点,但不必放大,韩寒陈丹青与前面的于丹都一样,都想从这沉默的文学场合里掀一点什么波澜,其实你们不理解文学,也并不知道你们所沾染的只是一点与文学有关的体制和制度,对于那个文学或曰核心或曰创作的本体来讲,你们不懂,并且很差劲的卖劲表演,我觉得韩寒陈丹青还可以写书,还可以继续,但一般不要再对文学指三道四,随便抽一个真正的作家,都要给比你们深刻和有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