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以“骂”扬名之风


   近来,因为全民抗震救灾,共赴国难,网络和传统媒体的内容干净了

许多,也憋闷坏了一些在网络、传统媒体靠八卦新闻、辱骂、挑逗、流言

、蜚语过日子的文人墨客,沉默已久。现在终于在抗震过后,重建家园之

际再次爆发。有的传媒也拣起了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采取了八卦新闻

“传”字的做法闹得沸沸扬扬,有的文人又开始学会一些文扬名绝招、学

会一些报刊增加卖点的策略,拿古人、大名人开涮,拿百姓感兴趣的热点

问题制造八卦新闻,有的拿出行业的权威一耍一大片.....以吸引百姓眼

球,增加社会试点,达到扬名之目的。

   哈哈,表面看似都是在探索真理,看似是在为国分忧,看似是在耍大

牌玩权威,看似都是有正义感有社会责任感的勇士,实际有的却像是杂文

家、有的成了八卦新闻的制造者。他们这些鬼花招就像那花狐狸是很迷惑

人的,善良的人儿、缺少是非辨别能力者很容易陷入其设计好的全套,让

你跟随着他来叫好或者倒戈,无论你褒他也好,贬他也罢,实际都是他渴

望看到的结果和现象,也会是他最受欢迎的。闹闹好,不闹他就会被憋闷

死,担心人们遗忘他。因为这些人有“疯狂症”,一旦安静就怕黑夜降临

,寂寞死去。实际这些现象的策动者其目的只有一个:

    无名者骂,想成名;有名者骂,想扬名。总而言之,都是为了个名。

   于是,我想起了自己在2007年4月份写的一篇博文痛诉以“骂”扬名之风》、2006年11月写的一篇博文谈“家”色变(1-2):莫把自己当破罐子摔》、2007年11月写的一篇博文《伏“疯狗”者说》,至今还有着其现实的意义,还能表达出我对这些现象的看法。

〖这年头,“杂文家”变得多了,许多文人学会了揭、批、骂、咬。李敖在骂,宋祖德在咬,郑渊洁在喊,王朔在狂……评论员在贬骂,主持人在怒吼,作家们在叫嚣,经济学家在嘲讽……骂政府的、骂政策的、骂名人的、骂行业的、骂理论学科的……似乎不“骂”难成名,似乎不“咬”难扬名……刹那间,文明的华夏大地突然间多了许多噪音。“喊骂声”声声入耳,“乱咬风”越刮越烈。不骂者何以成名扬名,借“骂”成名扬名者昌,学问似乎都搞大了,有名了,有分了,名利双收了。〗  

再读

《痛诉以“骂”扬名之风》

2007-06-12 | 痛诉以“骂”扬名之风

这年头怪事不断,“狗养多了”,所以久而不闻的“汪汪”声也就响彻生活;“狗养多了”,疯狗也就泛滥四处能闻咬人叫嚣声,“狂犬病也就随而有之”。

狗能护院,也懂人性,安分守护家园和主人,属良性狗;狗会咬人,没有驯化,脱离家园,满身野性,四处咬人,属野性狗或疯狗。

良狗守护家园,保护主人,这是狗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本性和道德,所以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成不了名,也扬不了名,这就是狗的本分。“野狗”、“疯狗”因满身野性或者携带病菌,闯到我们生活里,自然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吸引人的眼球,刹那间也会名声大震

不知何时起,现今社会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学会了“野狗”的野性,“狂犬”的狂性。踏踏实实做真学问的人少了,忧国忧民为解决问题而做学问的人少了,心平气和以理服人的人少了。大家似乎都不愿做能守护家园的良狗了,都在学另类的“标新立异”,就像带有野性的狗或者携有“狂犬病菌”的“狗”,四处咬人、四处传染病菌。其用意无非想借“揭、批、骂、咬”为自己成名、为自己扬名。

全文见07年6月12日本博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6/12/68624.html

痛诉以“骂”扬名之风 (2007-04-17 01:57:03)

谈“家”色变(1-2):莫把自己当破罐子摔

博文《伏“疯狗”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