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油电调价牵动市场神经


最近国家发改委批准汽油可以涨价,同时,发改委的官员又安抚大家,说汽油涨价,其它的商品并没有涨价,而且汽油涨价应该不会导致其它商品涨价。

 

这番话,不是某个发改委官员私人的意见,而是通过电台和其它媒体公开向老百姓说的,可惜,这一次又说错了。汽油涨价,会不会影响其它商品涨价,汽油和什么都没有关联吗?这根本就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常识问题,很难相信,发改委的官员会不懂。我不反对汽油调价,但认为应该对老百姓说实话.

 

一年前,也是发改委的官员,在猪肉涨价时,说过类似的话,结果,一年后的今天,大陆已进入通货膨胀通道很久了,拿出我去年621日就这个问题写的看法来驳斥同样一个无知的谎言:

 

人吃五谷与通货膨胀之忧

 

2007-6-21 9:08:04 阅读:152关键词: 通货膨胀 

 

五月份CPI大幅上扬,证实了我在之前-猪肉和主要食品涨价时的预测,当时有知名经济学家出来安抚大家,认为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CPI数据公布后,大家开始猜测央行是否会加息,而加息的依据是建立在判断通货膨胀是否正在形成,还是暂时的波动。此时,有国家发改委的某官员跳出来发表了一通高论,大意是,食品涨价带来的CPI走高,不会引起其它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因此不会形成通货膨胀。

 

此人说的这番话,真是让人左右为难。从某一角度看,他似乎是对的,因为他是依据了某种经济学理论在做判断。而实际上,可以肯定地讲,他的结论是错的,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简单的常识:食品是给谁吃的?

 

由食品涨价传导到其它产品涨价的机制,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还没有被确立或者认可,而CPI要包括的商品种类也只是认为划定的一部分商品,因此,按照现有理论来讲,似乎没有从食品涨价一定导致其它商品涨价的必然推断,这就是他看似正确的原因。

 

但是,实际上的通货膨胀应该是可交易商品的普遍性价格上调,而CPI只是对部分商品的上涨进行计算的用于测量通货膨胀的一种计量算法而已。如果学者说出这样的话,那是情有可原的,但作为政策官员,将实际中的复杂的经济现象套用模型化的简单的经济学理论,得出对于实际经济政策的指导性意见,是误人子弟,不负责任的幼稚行为。

 

如果这位官员承认食品主要是供人类来食用,那么最容易理解的判断就是,所有由人提供的产品将因为食品涨价而涨价,道理很简单,人用于输出工作的成本上升了,无论这种输出是可以摸到看到的产品,还是看不见的服务,一定会涨价。那么,全社会的物价水平会怎样变化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我实在不知道应该夸奖我们的官员是有文化还没文化,是有见识还是没见识,是有思想还是没思想。也许官员是这样分类的:

 

没文化,没思想,没见识;

 

有文化,没思想,没见识

 

有文化,有思想,有见识

 

 

 

作为小民,我们欢迎第三类,但惧怕第二类,至于第一类,没什么可说的,应该从官员队伍中即可清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