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盖茨好榜样


近来,曾经亲手缔造了微软IT帝国的比尔..盖茨又在自己即将退休之际,做出了惊人之举:他将退出微软的所有行政工作,全心全意把他的事业第二春放在他与太太建立的慈善基金会运作之上,用盖茨的话说,就是不想死在“微软的岗位上”,人生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不仅如此,盖茨还重申,他的近六百亿美元资产,一分钱都不会留给子女,还是全部奉献。盖茨的企业家成功传奇,是中国无数梦想创业成功的年轻人的榜样,但是,盖茨的激流勇退,以及全部奉献巨额财产的举动,却令当今绝大部分中国亿万富翁们难以想象。四川大地震,中国国内掀起了赈灾的高潮,慈善捐款的数量达到历史高度,被誉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觉醒和良知的爆发,海内外的捐款达到五百多亿人民币,这显然是值得关注的事情,当然,其中迫于压力,被动捐款的例子也不少。但是,回头来看一下美国,在次按危机四伏、经济滑坡的大背景中,美国2007年全年慈善捐款的数量竟然大幅飙升,达到三千亿美金之巨,折合成人民币,则是两万亿,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四,这是何等强大的社会“软实力”。中美的差距,在此也可见一斑。

盖茨的例子,也非特例,比如一直排名世界第二富的美国“股神”巴菲特,也在去年宣布捐出自己总资产的百分之八十五,约三百七十亿美元分别给五个慈善机构,其中的三百亿元捐给盖兹慈善基金会。美国亿万富翁的大手笔捐献,在历史上也非少数。比如英特尔的创办人,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创办人华尔顿家族等,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捐款投入慈善事业。更远的,包括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慈善基金会至今都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慷慨捐献,是美国亿万富翁的一种不成文传统,一种成功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一种有钱人得到社会认同的标准,一种具有终极诱惑力的精神风范。

我们看到,美国之所以强大,不单是因为其拥有全球最多的军事力量,也不单是其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雄厚,教育资源的丰盛,其中也包括美国富豪的伦理精神和优良传统。他们致富后懂得回馈,行善捐款全力以赴,少数遗产留给子孙,大部分财富留给社会。这就在今天的美国出现了如此奇妙的景象:一方面,布什总统把数以千亿计的财富投入消耗庞大的战争,让全世界为之侧目;另一方面,美国的企业家、影星、艺术家、宗教家,甚至平民百姓,将数以千亿计的财富和收入投入慈善捐款事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之所以不会因为某一个领导人的错误政策甚至战争政策而导致全国崩溃,并能在全球继续保持领袖地位,来自美国大小慈善家们的爱心,发挥了相当正面的作用。

要赶超美国,不但要有能够创办微软的盖兹,能够在股市上呼风唤雨的巴菲特,更要有能够创办盖兹基金会的盖兹,能够捐出三百七十亿的巴菲特,只要一个不要另一个,那就是不完美的,是学了表面,没有学精神。同样道理,只有现代化的经济,而没有现代化的制度精神,那整个社会就经不起风吹雨打,经济的财富就会三代而亡,不能永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在地震中激发起来的社会良知,企业家良知,必须能够转化为常态的慈善捐款行为,才能成为中国真正的社会力量。

其实,若论财富之巨,盖茨的确无人能敌。但其对人类如此美好真诚的情感,却很值得我们大力推崇和认真效仿。最近经常看到有关此次抗震救灾中有关对全国空前的公益慈善热忱的感悟,这其中,既有对人们如此真情实感的敬意,更有对国人鲜有如此行为的反思。我们历来就有“精神原子弹”的优势,但这些年来这方面的情况似乎我们更要向美国人、西方人学习了。这的确值得我们应该认真反省,为什么中国人的生活刚开始好起来,原本那些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亲情却明显减少了呢?我们以往总是在谈到精神层面时无比地骄傲,这曾经是我们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啊。但如今我们在美国人面前、在日本人面前显得很是逊色,即便是在我们的同胞——海峡那边的台湾人面前,我们的社会文明、我们的道德水准、我们的仁爱之心,也都显得是那么的欠缺。这其中映射出了怎样的深刻原因呢?当我们志得意满地憧憬20年、3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梦想时,我们其实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国人的精神世界在有效清除各种污染之后,变得更加纯洁而美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