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西街处


写于2002年

导读:
点上一溜碑酒,围上一圈人,透着平民和亲热;眺望无头的西街,不灭的灯火,走不停的鬼佬,吹不完的牛皮,散不尽的团圆。总之是把酒言欢,这夜笙歌。

声明:文章属本人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价值中国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价值中国网,作者:价值中国网专家-杨韬(Tower Yang),请尊重原创!

  杭州的西湖,苏洲的园林让我呲之以鼻,是因为我对桂林这片山水爱得有点自恋。但阳朔的山水和街上那条洋鬼子街一混血绝对石破天惊,让所有身处此地的人都颤抖不已。 沈彬写诗:“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我想古人的时候一定还没有北京的簋街,那一街一溜排队的红灯笼,让人想起了张艺谋拖着悠悠的尾音在喊:“点灯~~~~~~~”,食色性也阳朔也,红鬼街只还占了食,全中国最著名的农村,三里屯恐怕也只能有色和性。

  从桂林泛舟南下至阳朔,向南向南向南,南城怀旧爱,南国生红豆,南柯有一梦,八十三里水程锦秀画卷徐徐展开,山借水而秀,水借山而灵。阳朔一带的风景荟翠了桂林山水之大集,漓水碧浪涟涟,迤逦南下,青山翠崖,峰回路转景色清幽。一派“阳川百里真如画”让人神往。偏偏这条中式的水墨风景里多了条洋人街,就像一成卷水墨画里突然随手抹了笔油画,观画的人更自然要细究看个究竟。

  在西街很自在,大多数小旅馆就在这条街附近,青砖的小路,木式的小屋,眺窗远望就可以看见幕色里的山峦,听见孱孱的流水,再仔细听,有幽幽的音乐飘过来,JAZZ,蓝调,布鲁斯......可以套上短裤拖鞋牛仔,总之在西街就是自在。

  三五成群也罢,独行侠也好,西街需要夜幕低垂时出动。月亮还在山边和巷子里,整条街上大大小小情色各异的饭店酒吧早把桌椅摆在了街上,吊着灯笼的,点着煤灯的,挑着腊烛的,桌上却无一例外布着蓝底白花的土布,桌旁无一例外的是梳着麻花辨子笑容惨白的妹仔。妹仔们都还是客气的,素手纤纤把菜单递到你手上。若是操着鬼话的金发碧眼的鬼佬过来,她便会挤出甜菜一样的风情给他领座,时机合适,她还会不打招呼地坐在鬼佬的身边鬼话来鬼眼去。走进西街,如老烟鬼闻见了高级雪茄的香味儿,魂就开始跟着飘摇起来。灯红酒绿映着这里的酒水,D版CD,工艺品,中式服装,小吃一切的一切的一味的不贬值,任凭你金融危机还是扫黄打非,酒水的不贬值,音乐的不降价,小姐的不打折,更加货真价实的是人高马大的鬼佬牵着只齐着腰的中国姑娘逛街,反差之大让人联想那鬼佬的架势足以把那小妞挟在臂窝里招摇进市。


  逛了半条街终于落座,倒上半盏高脚杯红酒,摆上法式的教堂银质腊烛台,溢着浪漫和情怀;点上一溜碑酒,围上一圈人,透着平民和亲热;眺望无头的西街,不灭的灯火,走不停的鬼佬,吹不完的牛皮,散不尽的团圆。总之是把酒言欢,这夜笙歌,西街里只有的是人世中沉浮不尽的情色男女,可能是陈年老友,也可能是萍水情缘,心里其实没有谁真舍不得谁,今朝有酒就愿醉去,明知道夜晚终于会过去,这桌的人也会散去,可是谁都不忍心从这种氛围里拔脚离去,对现世之情的留恋延续到眼前的人和景,那怕是几瓶空酒瓶,也彷徨着伤感和情谊,糊涂和感激。几瓶酒喝下去,脖子红了,耳朵热了,手也抖了,酒精让人发散得不知道梦里花落谁是客。因为月亮难得圆,人也难得团圆,大多都愿意再叫上几瓶酒,点上些小吃,烧烤,PIZZ,开始耳鬓斯磨着说话,夜色让人心柔软,说出来的话也在西街软软的飘着,暧昧得让人恍惚。

  夜色渐渐沉去,酒还是大口小口的呷着,一圈的人也渐渐的少话,半夜又漂了几滴雨丝下来,知道该是散的时候了,虽然不舍,但知道还有那孱孱的小桥流水人家等着入梦。蹒跚着离座,快离开时再蓦然回首,仿若人还在灯火阑珊处。<完>

声明:本文章属本人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价值中国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价值中国网,作者:价值中国网专家-杨韬(Tower Yang),请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