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酒店业在欧洲的新进展
2008年7月1日,由中国民营企业上海泰元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欧元兴建的四星级中国大酒店在荷兰代尔夫特市开业。
2008年7月8日,英国首家由华人开办的五星级精品酒店羊城东方在英国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市中心唐人街对面开业,由英国国家二级文物古迹改建成,是英国第一家以东方风情为格调的精品酒店。羊城东方由华人企业家杨钜文和杨钜森投资近900万英镑,历时4年,将一个1880年左右建造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棉花仓库改造而成。羊城东方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上海的风尚为基调,主要采用黑色、橙色、米色色系;所备的3辆黄包车是该时代的象征;特别邀请洛杉矶著名作曲家卢克-齐默曼根据中国古代梁祝化蝶的故事创作了酒店的主题音乐。酒店48间客房分为“中国房”、“东方套房”、“东方大套房”和“皇帝套房”等几个标准。除了主色调大致统一之外,每个房间的家具、装饰各有不同。2003年杨钜文被选为曼城商会成立120年来的首位华人会长。
2008年7月,浙江仙乐国际旅行社在瑞典南部的卡尔玛古城投资1亿瑞典克朗(约1.2亿元人民币)收购古城卡尔玛的酒店项目正式达成协议。仙乐公司将把此改装为地道的中国式酒店,包括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中国小商品展示中心、中式餐饮京沪楼、中式足浴、卡拉OK、古筝演奏、旗袍展示等。瑞典仙乐公司为浙江仙乐国际旅行社在瑞典投资注册的公司,浙江仙乐国际旅行社是国内最早一批在海外投资设立旅行公司的企业。中国是瑞典在亚洲的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已有250个瑞典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2007年4月1日起首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直飞北京的航班,同时乘坐芬兰航空的游客也可从上海直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卡尔玛人口不到6万,瑞典中国商贸城预期有2500多户中国经营商户,瑞典中国商贸城开业后将有上万名中国人常年在卡尔玛居住。
二、中国酒店业走出去的时机已到
2007年9月12日,国家旅游局以旅发[2007]51号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这是贯彻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文件。文件中指出,要加大“走出去”力度,推动国内旅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尤其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投资,打造中国旅游企业品牌。
根据世贸组织成员国服务协议的保护条款来看,酒店业是属于“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之外的非保护部门,因此中国酒店业到海外投资经营的障碍是不大的。
现在,中国的酒店业正在主场迎战全球酒店业巨头,然而,中国酒店业到客场挑战的一天早晚是要到来的。中国酒店业走向世界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酒店业国际化的衡量标准是国际化指数,国际化指数=进入国家数×本国之外客房数比重。目前,我国酒店业的管理公司还比较弱,2006年6月30日,全国共有国内饭店管理公司180家,管理饭店1299家,平均每家管理的饭店7.2家。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0万至1亿元不等,其中10%左右的公司只有注册资本,没有实体饭店。管理客房量超过10000间的有7家,其中锦江之星、如家、美林阁、莫泰4家是经济型品牌。从饭店数量看,中国酒店业集团化管理比例为9.7%,美国和欧洲分别占80%和50%。从饭店营业收入看,2006年,中国前10位本土酒店品牌占中国市场整体销售量的13%,美国前10位酒店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中国前10位本土酒店品牌2006年占中国市场整体销售量的13%,美国前10位酒店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在目前的情况下,也许中国酒店业的业主会早于管理公司在海外进行发展。
近年来,中国酒店业在的部分海外发展情况如下:
2006年1月底,中国在尼泊尔投资最大的加德满都的中国大酒店试营业,这是私营企业深圳市东盟科技有限公司经尼泊尔政府批准,2005年11月在尼成立中国大酒店(China Hotel P. Ltd.),该公司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首期投资注册资本110万人民币。酒店的经营范围是:客房、餐饮、保健、推拿、足浴、KTV。酒店完全采用中国式经营方式,有地道的粤菜、湘菜和中医保健。一期投资为20万美元,按照四星级标准装修的客房有40套,餐饮部可同时接待200人就餐。
2006年4月3日,太原近30年来最大一笔境外投资阿联酋迪拜商务投资项目通过国家商务部审批,其中包括一个五星级酒店,项目投资总额938万美元,投资方是太原市燃料石化实业有限公司前身是太原煤建公司,现为股份制企业,主要经营煤炭、成品油、建材业务。迪拜每年有世界各地游客都在1000万以上。项目从提出申请到最终通过商务部审批前后不到三个月。项目对太原的材料、劳务输出和太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有着积极的作用。
2006年4月6日,苏州青旅股份有限公司和斐济康尼尔银行银企合作协议签约,斐济SSS国际酒店将获金融支持,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建造的斐济SSS国际大酒店由苏州青旅投资建设,总投资2000万美元,是江苏省目前最大的服务业境外投资项目。酒店位于太平洋海边的劳托卡岛,占地200多亩,设计以别墅为主,有700多间客房,建成后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旅游度假项目。目前征地已经完成,将于2006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5月,国家商务部下发批准证书号,苏州中国青年旅行社赴斐济投资2000万美元建造五星级酒店项目获正式批准。项目名叫“SSS国际大酒店(斐济)”,“SSS”是公司在国外打出的品牌。酒店选址在太平洋海岸边,共由150幢2层别墅构成,呈两巨大的贝壳造型,一个太平洋水上餐厅与别墅群连为一体。整个项目占地200多亩,总投资将达2000万美元。项目设计已经完成、建筑施工和装潢单位都将由苏州本地企业承担。酒店建成后将为产权式酒店,将聘请澳大利亚雅诗阁公司负责经营管理。酒店的建造装修材料、用品都将从苏州出口;建筑工人和酒店中层以下管理人员也将从苏州输出。由于是总承包性质的服务业项目,可带动商品出口就将有1亿多元人民币,包括建筑装潢材料以及空调、彩电、床上用品等酒店设施和物品,同时还将带动一大批建筑工人以及酒店中层以下管理人员的劳务输出。苏州青旅此前已先后在新西兰、加拿大注册成立海外旅游公司。
2006年6月9日,据美国《星岛日报》援引巴黎《巴黎人报》报道,由于位于法国塞纳河畔的新世界中国城粤海大酒店生意火爆,新世界中国城集团决定将属下商场结束营业,改建成客房和会议室,与酒店连成一体,打造成法国最大的华人酒店。这一消息引起旅法华人的广泛关注。自2003年新世界中国城接管酒店后,餐厅、客房、旅行社和各类娱乐项目的经营非常成功,集团决定将长期亏损的附属商场彻底关闭,花一年左右时间进行整修,将其改建成100多间客房和会议厅,以满足游客和团体,特别是中国旅游团和旅法华商侨团在巴黎住宿、开展商务活动和举行节日庆典的需要。中国城粤海大酒店自开业以来,一直坚持走面向法国,服务华人的道路,成为中法政治、文化和经济交流的重要舞台。2005年底,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陪同温家宝总理访问法国时特地前来探访老友。2006年初,法国政治明星萨科兹也在这里向法国华人拜年。2003年3月17日,由青田籍侨胞组成的法国新世界中国城集团正式接管巴黎粤海集团在中国城的经营权,双方为租赁关系。新世界中国城占地5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包括三星级酒店一家,187间客房,9个会议厅,可容纳1700人的7个餐厅,7000平方米商场,30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办公楼和500地下停车位。
2006年7月20日,上海实业投资集团发表声明说,将投资13亿美元,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投资大型房地产项目。项目名为“波罗的海明珠”,是一个集中了商业、居住、办公及休闲等功能的综合项目,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在俄罗斯最大的投资项目。项目是以上海海外联合投资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的。这家联合投资公司由五家上海本地公司组成,包括上海实业投资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上海绿地集团、上海实业集团和上海百联集团。项目将在6到8年内完工,能同时容纳35000人。
2007年3月21日,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长法维拉(Peter FAVILA)表示,世茂房地产(0813)将通过和菲律宾政府长期租赁的方式,在连锁酒店行业投资至少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法维拉表示,世茂房地产董事长周二晚上致电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将和菲律宾国有公司Bases Conversion Development Authority签署租赁协议,在菲律宾首都的Fort Bonifacio和奎松城(Quezon City)兴建酒店。法维拉称,该企业还有意在巴拉望岛西南部等首都以外的地区开发地产项目。
2007年5月16日,菲律宾消息,中国一投资集团公司将斥资10亿比索(约2125万美元)用于新建Ayala Alabang III宾馆。该宾馆建筑楼层为25层,位居菲律宾首都马尼拉Muntinlupa市区的繁华地段,将建于4年前修建的AyalaI、II号楼旁。该宾馆预计耗时两年,将于2009年12月投入使用。该工程计划属于菲政府优先投资计划中旅游业的一部分,宾馆的负责人希望宾馆今后入住客人中40%为游客,其中外国客人大多数将来自赴菲做生意或休闲的日本和韩国人。
2007年10月15日,中建三局透露,武汉建企在海外建人马座大酒店,这是中国建企首次在海外承建的豪华级大酒店。伊斯兰堡人马座酒店项目合同总金额约2.25亿美元,工期994天,是中建三局在南亚地区承揽的最大项目。该酒店是巴基斯坦迄今唯一钢结构形式酒店,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包括1幢39层七星级酒店、1幢21层办公楼、2幢23层公寓楼和连接4幢塔楼的4层地下室,项目建成后从地面到塔楼装饰塔尖的高度为246米,将是伊斯兰堡地标性建筑。中建三局2007年1月至9月累计在海外实现合同成交额4.09亿美元,相继在巴基斯坦承接人马座大酒店、凯悦大酒店、拉哈尔软件科技园工程,在印度尼西亚承接印尼百通燃煤电站工程等。
2008年1月,罗马尼亚媒体报导,罗尼罗集团已与北京城建集团签署合资协议,将在布加勒斯特修建一家四星级酒店,并拟在罗马尼亚和其他欧洲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酒店项目2008年一季度开工,投资3200万欧元,占地3345平方米,位于布加勒斯特北部。该酒店主要包括分别为20层和24层的两栋主体建筑,将拥有286套客房以及餐厅、停车场、会议室和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
三、中国酒店业走向世界的路径
中国酒店业走向世界有以下路径可循。
1.借唐人街之路走向世界
除了新建酒店,购买现成合适的酒店也不失为一条捷径。各地华人的实力有限,但是国内的酒店企业是完全有能力购买的。全球唐人街遍布,海外华人中不乏各种人才,如果在全球唐人街上都有了中国酒店企业的酒店,中国游客的肥水就不会外流,中国的酒店业也就离走向世界不远了。
2005年7月5日,位于美国纽约拉菲逸街的华埠假日酒店以超过5000万美元易手给印度裔经营的Higate Holiday。酒店股东之一李奇峰7月5日晚举行荣休酒会时表示,对于经营了14年的华埠假日酒店多少有点依依不舍。一手创办华埠第一间酒店的李奇峰表示,经过多年经营的华埠假日酒店,生意十分好,入住率全年平均80%。华埠假日酒店2005年初已有出售的意图,数位经营地产及酒店的华人有意收购,但因为价钱谈不合拢。华埠假日酒店是华埠第一间大型酒店,前身为衣厂,后重新装修成为酒店,于1992年2月18日营业,酒店原名为超群酒店,由于超群之名,只为香港人所熟识,美国人闻所未闻,因此未能打开市场,同年10月改名为华埠假日酒店,购买了假日酒店的连锁招牌,打开了酒店生意。印度裔的新东主本身在纽约有五六间酒店,熟悉酒店业务,相信以5000多万购买华埠假日酒店,是因为对酒店业和华埠的旅游业充满信心。
2007年6月,美国绿建筑协会(LEED)宣布,由华人张文毅创办经营的GAIA Napa Valley Hotel & Spa正式获得黄金级认证(Gold Rating)。张文毅所经营的旅馆位于美国东北湾纳巴谷,现已成为全美评价最高的环保旅馆。该旅馆于2006年底完工,即广泛受到瞩目,USATo-day、旧金山纪事报、美联社、二号电视台、德国杂志等媒体均相继做报道,至今已有43个城市的首长去电邀请他前往投资,有些甚至提供免费的土地。张文毅是“归真环保集团”的董事长和创办人,总部设在南旧金山。Gaia是古希腊女神的名字,意思是“地球之母”,旅馆有150个房间,以环保为主旨,采用太阳能发电与节省能源的三菱系统,并以回收材料布置周围环境,如回收地毯、低放射物的油漆等。旅馆也采雨水整合,建立了一座天鹅湖,湖中住着两只天鹅,所有的生态环境,包括草与小树都是共生体,洗澡水也都是经过过滤系统到天鹅湖。张文毅的第二栋环保旅馆已在沙加缅度河畔动土,他希望再吸收五千万美元资金,将环保旅馆推广到全美国。
2007年9月4日,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根据最新数据统计,纽约曼哈坦下城已成为纽约游客入住旅馆的第一选择,预计在2009年前将有3520个旅馆房间准备建设完毕投入市场,超过了下城现有的房间总数量。其中接近一半的房间数都由早期从中国台湾移民赴美的旅馆业资深业者张善良(Sam Chang)所拥有。张善良投资建设的旅馆全部集中在下城金融区附近,7家旅馆共1570间客房,大部分将在2008、2009年开业。普莱斯-华特豪斯(Price Water-house Cooper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下城房间的旅馆入住率2006年增长2.3%,达到83.7%,是整个纽约市增长最快的地区。纽约下城联盟副主席Nicole Larusso说,就算大家都知道下城已有许多旅馆兴建案,他每天仍会不断接到投资者的电话,希望寻找投资商机。根据该联盟的统计,下城目前有2197个旅馆房间数,而正在兴建、备在2009年前建成投入使用的房间数量为3520个,超过了现有总数。张善良最先将经济型的连锁旅馆引入纽约市,在下城金融区已经投资修建了一个位于320珍珠街(Pearl St.)的Hampton Inn,共有65个房间。张善良认为金融区的旅馆数量远远低于所需求的数量,除了正在建设的7家旅馆,他还准备购入更多,其中包括位于Greenwich St.100号的39层楼旅馆。现年46岁的张善良为美国McSam旅馆集团总裁,在纽约市拥有25家旅馆,他在中国台湾出生,在日本、美国长大,被福布斯杂志(Forbes)赞为“纽约市最忙碌的亚裔开发商”。
2.随海外旅游而布点
方法上可以先在旅游旺线上择地布点,与旅行社合作落实基本客源,这是走向海外的简便方式。在中国的饭店集团中,首旅集团曾经与法国雅高集团在欧洲合营两家饭店,以出境旅游的中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收费相对较低。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07年旅游业会连续4年取得4%的增长,之后的平均增长率是每年4.1%,直到2020年。
在伦敦举行的世界旅游交易会上发表的2006年全球趋势报告显示,到2010年,中国游客预料将会增加190%,每年大约是1亿1000万人次。专家建议欧洲旅游业者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迎接大量涌现的中国旅客,以免他们转往中东等其他地区旅游。
2001年以来,我国出境旅游一直保持着年均29.3%的高增长率。2004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2885.29万人次,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国。美国运通调查显示,2005年中国在商务旅行方面的支出约为250亿美元。据中国公安部统计,200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1460.84万人次,同比增长9.58%。截至2005年8月底,对中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有108个,正式开展业务的有76个 。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前往国家和地区居前十位的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越南、韩国、俄罗斯、美国、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其中,出境目的为观光旅游的277.57万人次,访问的266.06万人次,会议/商务的211.16万人次,分别占内地居民出境人员总数的19%、18.21%和14.45%。200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居民因私出境人数稳步上升,达118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1.84%。其中因私赴港澳地区的870.88万人次,占内地居民因私出境人员总数的73.51%,同比增长11.84%。2005年底有3500万的出境旅游人次,出境旅游消费突破200亿美元。
美国运通调查显示,2005年中国在商务旅行方面的支出约为250亿美元。
据亚太旅游协会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超过3200万人次。根据保守估计,该数据在2020年将达到1亿,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最令人瞩目的出境游市场。
国家旅游局预计2007年我国将继续保持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
世界旅游组织早在1997年就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
2010年,中国赴欧洲游客预料将会增加190%,每年大约是1亿1000万人次,可为旅游业者带来940亿美元(约1475亿新元)的可观收入。2005年,到欧洲观光的亚洲旅客人数为1400万。
从香格里拉来看,它在中国也是由内到外发展到争取中国的境外游市场。香格里拉20%客源来自中国,是最大的单一客源。香格里拉位于温哥华、巴黎、芝加哥、拉斯维加斯、伦敦等地的香格里拉酒店将在未来5年内陆续开业。2008年开业的巴黎香格里拉和2010年开业的拉斯维加斯香格里拉都是集团自己投资拥有产权;2008年开业的温哥华酒店、2009年开业的芝加哥、迈阿密酒店均为管理;2010年在英国伦敦桥附近开业得香格里拉大酒店是与业主签订了楼层租赁协议。香格里拉酒店在中国的平均房间数量为500间,但在巴黎和伦敦分别为130间和120间。
3.随战略合作而布点
可以和其他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其他企业的海外项目中参股合办饭店,形成双赢局面。由于我国实际上走出去的大小企业已是数以万计,这样的机会应该是不少的。
2003年商务部审批的海外投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为409万美元,是10年前的6倍多,反映了大企业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万德数据库信息,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已经有86家企业在海外投资,其中纺织、服装、贸易类26家、电子、信息、家电类24家,共占总数的58%。
在海外华人企业中,如果有合适的对象,也是可以选择的。
4.随海外上市而布点
我国的饭店企业可以从海外上市的角度同步考虑海外的布点,海外的股东还可以以投资人的角色来关心甚至参与海外的布点及经营。
5.随跨国并购而走向世界
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直接投资中有80%以上是通过并购方式进行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的竞争就全球化了,饭店行业应该对跨国并购给于充分的重视。跨国并购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来说,还有着双重意义。
企业并购在西方世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第一次为1893年至1904年,特点是以横向兼并为主,使美国100家大公司的总规模扩大了4倍,控制了全国40%的工业资本;第二次为1915年至1929年,特点是以纵向兼并为主,迅速完成了资本集中过程;第三次为1954年至1970年,特点是以混合兼并为主,许多跨部门、跨行业的混合企业应运而生;第四次为1975年至1991年,特点是以兼并上市公司为主,兼并事件达3000多起,总额为3358亿美元;第五次从1994年开始,其特点表现为大规模的战略调整,1998年购并总额达2.5万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54%,比1996年增长了两倍,1999年以来,并购势头更大。至1996年底的统计,历史上最大的15件并购事件有9件发生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其中7件发生在1996年。1997年到1999年,北美跨国并购增长了131.81%、欧洲增长了246.93%,跨国并购总额从1997年的147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100亿美元。
考察历史上的五次并购浪潮,其背后的实质都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在产业、部门之间重新配置资本,并为企业进入新领域筹集资金。在企业并购的出发点方面,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不少企业目的是投机,完成并购后便将公司资产分割出售,或在股市上通过进出差价获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企业并购以投资行为为主,着眼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战略发展,用合并、换股等方式改变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进入新业务领域。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是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增长,因为经济增长是在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和非均衡状态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经济系统的非均衡性是产生利润的源泉。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也不断更替,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处于变动之中,从而导致资本在各行业中的转移,这就是价值规律分配生产要素、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作用所致。
在中国,无论是国内的并购还是跨国并购,都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跨国并购,可以使中国的饭店集团从整体上实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