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正确的引导比生硬的“说教”更为重要。


 
今天晚上,我与镇纪委书记谢加华、分管烟叶生产的宣传委员叶银华,以及新龙烟站副站长赖道明、长坑村党支部书记温茂强下到长坑村委会杨梅坑村小组召开家长会,研究解决近年来困扰该村的农业生产用水难的问题。
 
去年一到坪田上班,我就听干部反映长坑村委会杨梅坑村小组的群众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前些年双夏季节,镇政府针对该村小组农田用水比较困难一事,专门组织镇村干部从支圳调水过去。可是,这个村小组的群众家家户户都不对从村委会背后到自己田里的水圳进行清淤,也不去接水。结果出现这边镇村干部辛辛苦苦调来的水白花花地流走,那边有人用农用运输车装几车村民到镇政府上访要求解决数百亩农田放不到水灌溉的怪事。去年,我又让镇驻村干部和中坪灌区的同志把水引导该村小组水圳接口,结果由于没有人组织清淤和管水,又导致有一百多亩农田因缺水而抛荒。
 
通过多方调查了解,我终于了解了近些年来导致杨梅坑村小组农田缺水抛荒的症结所在:村小组没有人牵头。整个杨梅坑村小组有130多户500多人,由于近年来青年人几乎都外出务工,现在在家耕田的人已经不多了,仅有30多户人家。大概由于前两年村里理事会的一些老者对村小组长有意见,不愿从村小组集体收入中拿出钱来进行水圳清淤和请人管水,村小组长就此撒手不干。就这样,水圳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上没有专门的人管水,所以造成这边水白白流走,那边群众无水种田的现象发生。
 
现在烟叶已经基本采摘烘烤完毕,开始进入晚造水稻的播种育秧和烟田犁耙办田了。虽然今年到现在为止雨水比往年较为充沛,但进入后汛期特别是立秋以后晚稻农田灌溉问题仍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经与镇长商量,我决定今晚带领部分班子成员、烟站领导和长坑村委会干部前往该村召开家长会,帮助他们研究解决晚造农田灌溉用水难问题。
 
在家住杨梅坑村小组的村干部龚模荣家吃过晚饭,我们利用开会前的一个多小时走访了一些种烟大户,了解他们今年种烟、卖烟的情况,就烟叶收购以及该村的水利等问题征求了他们的看法和意见。
 
晚上八点三十分,我们与该村部分目前还耕田的家长开会。我们首先听取了各位村民对解决杨梅坑灌溉用水难的意见和建议,叶银华委员和温茂强支书分别就召开家长会解决这些问题做了说明并谈了他们的看法。
 
轮到我讲话时,我首先谈了对该村对祠堂维护得如此干净整洁的看法,赞扬了他们祖祖辈辈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重视培养后代读书的可贵之处。接着,我话锋一转,指出他们也应该象前辈重视把后代培养成有文化、有知识那样,重视对农业生产命脉”——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对那些老者只愿意把集体的钱用来维修祠堂,而不愿用于水圳清淤和请人管水的做法进行了批评。同时我也指出,政府已经出钱对主要支圳进行了清淤,并且派人把水引到了杨梅坑附近,你们却宁可到镇政府上访,也不愿组织对淤积水圳进行清淤。这种严重依赖政府的等靠要思想和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农村有句俗话,自己没有媳妇,难道能全靠大嫂吗?,政府只能在做好政府层面应该做的工作,同时帮助大家牵头做工作,而不是包办一切事物,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包办。要想解决这些年困扰大家的灌溉用水难的问题,首先大家必须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己动手把水圳清淤工作做好。其次,要选出能为大家办事的人,组织大家进行水圳清淤,并做好接水、管水工作。第三,各位村民(尤其是掌管村小组集体钱物的老者)要更新观念,按照谁受益、谁出力的原则,切切实实支持新选出的干部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灌溉用水难的问题。否则,如果大家还是像过去那样,那谁都怕理你们。
 
在我们的引导下,到会村民选出了三位年富力强的村民为新一届村小组干部,由他们负责村小组的农田水利和管水工作。我特别要求长坑村委会支书温茂强和村干部龚模荣,要与新选出的村小组干部研究好当前亟须做好的工作,确保今年夏种工作的顺利进行。离开杨梅坑时,时针已指向晚上十点了。
 
今晚的工作告诉我们有句话的确没有说错,对农民,正确的引导比生硬的说教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