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金九银十季节即将到来,深圳楼市显现回暖迹象。东华假日置业最新统计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刚过去的7月,深圳所有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中,有超过一半项目延迟开盘。与此同时,在整体楼价微幅上升的同时,住宅的成交量再度下滑。7月深圳楼市再次呈现价高量跌的“滞胀”僵局,恢复购房者积极性和信心才是激活成交量的关键。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8月份全市住宅供应量的大幅增加,销售压力还将继续加大,若价格能继续调整,或将对成交产生一定刺激,而性价比高的项目则将更受欢迎。
7月,楼市再度重复价升量跌的游戏。东华假日置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我市住宅成交均价为1556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7%。与今年上半年12789.26元/m2的成交商品住宅销售均价(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系统统计)相比,涨幅更是明显,高达约21.7%。从今年1-7月的楼价走势来看,6、7月份的价格呈现明显的上扬趋势。不过,这主要是受成交结构的影响,价格较高的关内成交比重增加,关外宝安松岗、沙井的成交量较少,直接导致整体均价上扬。
不过,整体价格的上升却不能直接表明深圳楼价在反弹。7月份,不少新盘价格屡创片区新低,如宝安某项目均价约8500元/平方米,价格大幅低于去年初水平,而龙岗某地理位置较好的新盘,带装修仅7500元/平方米,价格也比片区2007年下半年以来开盘的楼盘低。此外,特价单位、低起价、价格腰斩等现象也频频出现于7月楼市。“7月份的整体均价未能反映楼市真实情况。”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供应量方面,7月我市入市的新项目比预期大幅减少。此外,尽管有高品质楼盘的带动,特价单位也频频出现,但上个月的销量却大幅下滑。数据显示,7月份全市21个住宅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批售住宅73.8万平方米,然而7月份全市公开发售的项目只有11个,推出住宅24.3万平方米,只占批售量的33%。
“积累客户少,价格难以把握,是各项目预售后不能及时入市的主要原因。”
东华假日置业分析报告认为,一些开盘价格较低的楼盘,销量并不理想,其他价格较高的销售更加惨淡,消费者普遍选择观望。受此影响,7月份,全市成交住宅24.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49%。7月份新盘成交率虽比6月份有所回升,但是依然很低,只有22.3%,如扣除一些只签认购书的住宅, 7月份新盘签预售合同的更少。不过,由于新盘低价入市,引起周边楼盘同样降价促销,7月份全市住宅成交量只减少12%,低于供应量56%的减少幅度。
由于不少在7月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尚未入市,加上其他新盘的正常推出,8月,我市的住宅供应量或将大幅增加。8月份,我市将有约25个项目入市,推盘总量预计高达116.8万平方米。其中,南山将首度超过龙岗和宝安,成为今年单月推量最大的区域,所推面积将高达45.8万平方米。
不过,就刚刚过去的两个周末来看,8月的实际推量并不大,甚至出现了个盘推迟开盘的情况。加上奥运会的因素,这些新盘能否全数推出依然是个谜。“存量加新盘,持续的低迷成交,已经让深圳楼市严重肿胀。8月,已经到了消肿的关键时刻了。”有业内人士这样说。由于目前市场的存量非常大,新盘在后期的推售中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在此情形下,下半年楼市还有一定的空间,但由于目前价格已经降了不少,因此再降的幅度可能不大,约在5%-8%左右。
一位地产资深研究人士认为“价格的继续下调或将对成交产生一定的刺激,但如果要打动大部分的置业者,就必须以高性价比获胜。”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