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翔退出说开去


从刘翔退出说开去

    瞿旋

    因病退出一场体育比赛,原本不该成为一个话题。从人本的角度说,只要不伤害客体,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惜不会这么简单。

    不用避讳,刘翔是和全国数亿人对了一次话。本来,中国的文化心理已经把他推到了一个可以和数亿人对话的高度。但这次对话,他以一个人的质量,让数亿人发出了惊愕的、遗憾的慨叹。这一声慨叹穿透数亿国民的心理,留下了一个不易平复的痕迹。这不能不为这次热闹华丽的奥运会,甚至叫某些人会以为,是给这个民族蒙上了一层复杂的阴影。这是不是这个民族文化心理的缩影?

    那么他的退出,到底会是什么原因?

    有人会这样分析,如上述所言,中国的文化心理把他推到了一个了不起的高度,他成了一个被娇惯着的国宝,必要的挫折教育,心理分析或许就没跟上。可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大孩子,他发育的背景是中华文化,并且是中华文化中的海派文化。即缺乏本土文化的坚韧,又没有海外现代文化的成熟和优裕。这会混杂成一个复杂的性格特质。放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上(因为他的特殊位置,可以放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上),他的人格更远未发育成熟。他的人生转折点,或许就在古巴人打破了他的记录上。一旦有人破了这个神话(其实本来也不该是神话),他的心理就会逐渐崩溃。他数次出面说,罗伯特生来就是为了一百米低栏的,就让人看出了他的露怯心态。他走进赛场,一次次露出被人怀疑是夸张的痛苦的表情,就让人觉得这是他对数亿公众的乞语,敏感的人已经察觉出这是崩溃前的信息。结果——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场面出现了……到底是心理打垮了他,还是病症打垮了他?抑或是两方面原因都有?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缺憾。就算刘翔真是肌腱炎症发作了,那么,也是他的团队的责任。为何非得造成在这样场合下退出的局面?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他的病情为何不能超前控制?抑或通过信息让公众有个思想准备?对他们,这里有一个两难命题,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出完满的回答:如果他的炎症确实到了不能上场的程度,那么,你们让他上,就是对他的不负责任;要是没到了这种程度,就是你们的心理辅导没跟上,刘翔深层的心理你们没有把握。这都是不好谅解的错误。

    我们应该怎么看?其实,这个命题推向我们面前,就像我们处在了刘翔的位置一样,也在考验我们的文化心理。我们不能否认另一种可能,就是刘翔的确是伤病突发,他是实在忍受不了才退出的,这样,我们应该宽容他,并为他坚持到那种程度表示敬佩;假如他真是因为或者多少因为心理的原因退却了,我们也应该理解他。他也是一个血肉之躯,这只是一个个体行为,无碍这次奥运会的光彩。往大处、深处说,他和我们一样,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上,一样都处在文化心理的过渡、成熟期,我们都还不成熟。

    就像我们经常骂国足,但看着他们唱国歌时肃穆的神态,看着他们在赛场上拼命的奔跑,你能说他们不虔诚吗?没出力吗?放肆地斥骂对他们确实不太公平。在足球文化不成熟的今天(这是另一个命题了),这是几十个小伙子的可以承担的吗?

    这里谈一下爱国这个概念。有人向我表述过他的爱国情结,有自我感动的意思。我说你爱自己吗?爱自己就会爱国。为什么?别人诋毁你个人的时候,你会本能地自卫;诋毁你的家的时候,你也会自卫。因为你是这个家庭中的成员,诋毁这个家,就等于诋毁了你。推而扩之,当外国人在你面前贬低你国家的时候,也等于贬低了你,你也会自卫。爱国、爱家乡、爱家等情结,都是爱自己的外化或者扩张。所以说,爱国本是人性的自然,是生理性的、天然的条件反射,谈不上高尚或者不高尚。但它被某种文化沾染以后,就会体现出各种色彩、形态。在中国文化的调色板上,它的象征色彩应该是鲜红,可常常被渲染到了深紫的颜色。我们应该爱国,但应该回到健康的色彩上去。在与世界对话日益成为现实了的今天,它已经越来越成为了可能。

        就让我们淡化刘翔这件事吧!让我们为他以后健康的生活祝福,让我们一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