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新政策把排量小于1升的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从3%调低为1%,3升至4升的由15%调高到25%,4升以上的由20%调高到40%。近来,舆论普遍认为,与现行税率一样,新税率“抑小扬大”的作用将很有限,因为涨价10%至20%,并不能触动那些富人们的神经;今年上半年,SUV的进口量增幅高达91.3%,遥遥领先于国产SUV的产销增幅。新税率的“祛火”作用恐怕有限。笔者赞同这样的分析,认为3升至4升的税率应该由25%调整到30%或40%,4升以上的应该调整到50%以上。
笔者觉得,传闻中的新税率没有提高2.5升至3升这个排量段的税率,这无疑是一个遗憾。该排量段的现行税率是12%,比较低。在我国,2.5升至3升无疑属于大排量段,这个排量段的乘用车油耗高、排污染多,消费理应受到限制。从我国各家轿车企业现有产品线来看,2.5升以上的乘用车只占很少一部分,这个细分市场主要是进口车的天下。根据上述分析,2.5升应当成为一条“抑大扬小”的“排量红线”。
有人担心,对排量大于2.5升的乘用车加收重税,有些中高级轿车和高级轿车的动力性会受到明显影响。其实,从国内现有的较为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来看,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把2.5升定为“排量红线”,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引导企业积极研发更节能、更环保的小排量发动机,降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增幅。把2.5升定为“排量红线”,还有助于消除社会上普遍着的一个“节能盲区”——意识不到大排量车和大块头车在制造环节耗能更大的问题。所以,调节消费税并不只会在消费环节带来节能环保效应,还能惠及整个制造环节。这个连带效益有利于汽车业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
把2.5升定位“排量红线”,也不会对公务车采购造成重大影响,相反,很符合8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严格要求。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条例”也是把2.5定为一条“排量红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