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分享我的北京


         

我们编辑部不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编辑部,上个月,我们想集体戒烟,居然失败了。至少有小一半人说没有尼古丁,他们是根本不能写作,编稿子,排版,甚至连思维都会变成间断性的。还有人说,不抽烟,肯定开始酗酒,半夜酒瘾上来,可以从拉斐特喝到小二。

 

这么一个人群去写“奥运”这样的盛大体育活动真有点笑话。所以我们决定和大家分享我们最爱北京的500个理由。这些建筑,博物馆,餐厅,剧场都是我们出没的地方,是我们为什么以北京为家的原因。

 

为了让大家真的能够分享我们的北京,我们特别做了四张地图:

 

吃喝地图的内容要感谢原来《乐》杂志的吃编辑杨雯,虽然她早就离开我们的团队,但是只要我们馋了,还是给她打电话,问她去哪里吃。北京的吃处应该是全中国最五花八门的,北京人特别喜欢吃别人的菜,最近两年川菜好像很流行,所以数来数去,北京的川菜馆比别的地方都多。但是作为北京人,我们的最爱还是火锅,而在北京说起火锅,鼎鼎香绝对是头一号。虽然最近这次涨价让很多老顾客抱怨,但是每天晚上,每个鼎鼎香仍然爆满。用北京话说:没办法,就好这一口。

 

购物地图是我们的骄傲,北京各种小店我们淘了个遍,应该没有什么漏网的,只是没有地方把所有都放在上面。我们特别推荐北京锣鼓巷里面的小店,都是设计师原创。还有SHINE,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国外设计师店,买手的眼光比任何百货都要更加前卫。我的最爱是Rouge Baiser, 这是一个法国设计师的小店,里面有0-6岁儿童的服装,用的料子都是很环保的本土的棉布或者亚麻或者羊绒,但是裁剪和设计中真有一股法兰西的味道。是我打扮女儿的小秘密。

 

建筑和文化我们放在一起了。北京近几年地标性质的大楼比文化场所建的更多,有的时候建设完一个漂亮的硬件,发现根本没有软件,这可能是全中国这几年的通病。建筑师张永和曾经说他不太赞同这种“喊叫型建筑”(screaming architecture)就是这种很怪的、非要吸引眼球的建筑物。但是建筑不仅是艺术文化的象征,更重要的是政治的象征,而这些建筑正好配合我们高喊“中国加油”随着奥运走向世界舞台。在北京众多的博物馆中,我们特别推荐规划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博物馆,能够看到这个城市的过去,以及它的未来。

 

在这张地图上我们还标出了书店,北京是可以养活比较个性书店的城市,学生、知识分子多,书虫就肯定多。如果你想过一个悠闲的下午——看看书,喝杯咖啡,我们推荐在圆明园的单向街书店,是一群记者和作者一起办的。还有三里屯的书虫咖啡吧,是一个英国人开的,那里有很多英文图书可以借,也有一些可以卖。我们编辑部的食堂是在798艺术区里面的东八时区书店咖啡厅。这里是艺术类图书最多的书店了。

 

我们的办公室就在798艺术区,我们每个人都在情愿和不情愿的情况下给无数艺术区的游人、送快件的邮递员当过导游。有的时候我们有点纳闷,我们的邻居都是什么人:

 

“请问,就那个有点胖、男的,个儿不高,中文说特溜的秃子老外办公室在哪儿啊?”

 

798里面有500多家商业设施,包括画廊(全是免费的)、咖啡馆、餐厅,书店,设计师小店等等,是喜欢当代艺术的人必须朝拜的地方。

 

到798,必须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里的八月的展览相当不错,是尤伦斯夫妇几十年来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首次在中国展出。还有博物馆新开的餐厅和咖啡厅,一个叫“超级干杯”,另一个叫“超级风水”,听着名字就可以想象两个地方的装饰都是非常别具一格的。

 

这次封面是我们头一次在一个晚上拍14个人,基本上干到天亮还没有干完。我们的拍摄对象是蜂巢剧场的主人,中国小剧场的祖师爷孟京辉的《恋爱中的犀牛》的全体剧组人员。孟京辉才三十多岁,居然也成“爷”了,这也是北京一绝,尊重谁,就叫谁爷爷。挺逗的。

 

最后,我们拍摄中的四合院是我家。至今,我认为这是北京最美的四合院。我们家自从我外祖父开始三代人都住在这里,其实房子漂亮不在于大小,甚至都不在于设计,就是在于是否有人气。

 

北京是我的家,也是我们编辑部所有人的家,我们希望今年八月的《iLOOK世界都市》可以变成您的北京收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