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4日股市盘后深度分析


  今日两市双双低开,利好落空令市场较为失望,博利好和抢反弹的资金在早盘纷纷涌出(上周五尾盘已有不少资金T+0落袋了),很快把股指打到一个较低的位置。之后股指震荡回升,但成交量严重不配合,上涨过程让人很不放心——维稳行动还处于防守和“力保不失”的阶段——但男足经验表明,“保平即可出线”作为指导思想的结果,往往是输掉比赛的。

  市场是很功利很实际的,既然没有利好,那就别指望有人会好好出力。同时,游资也很“功利”地将热点集中在农业、消费(食品酿酒)、奥运(部分品种)等板块上,而医药板块自从成为“二季度基金最看好的板块”之后,近日走势一直“大头朝下”,一些个股即使发布了巨幅预增公告后亦是如此,从中也可看出“主力”的惯用手法。

  宝钢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它的“贱卖”活动,使钢铁板块成为今日最大的做空动能——不错,历史上它曾有过更贱的时候,但那个时候股权分置,且业绩远不如现在——有人想收购也做不到,何况不见得有兴趣买。但是,目前其市盈率为8倍,市净率不足1.5倍,说句大白话,如果有人想建一个规模和产量与宝钢相当的钢铁厂,那么通过收购宝钢,可以省下很多钱,同时还少了很大一个竞争对手,何乐而不为?这种事,估计老外眼馋着呢。因此,市场究竟在怕什么?宝钢集团真会贱卖股份吗?它究竟想卖给谁?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最悲观的一种情况,即大小非减持了,这些钱离开将虚拟经济。我们假设一下大小非减持了1万亿,这个钱全部进入了实体经济,结果会怎样呢?比如说,消费了,都变成刺参鲍鱼装到了肚子里。显然不可能的,真要这样,獐子岛还不涨到百万元一股?比如说开工厂了。我们设想一下随后的结果:为了建厂房,海螺水泥生产了更多的水泥;为了买设备,沈阳机床生产了更多的机床;那么固定资产的购置引起了原材料的需求,于是宝钢生产了更多的钢,申能股份发了更多的电,开滦股份也因此不得不挖更多的煤。最终持续投资的结果是,1万亿的初始投资乘上5倍的货币乘数,变成了5万亿的总需求。5万亿的总需求造成了20%的GDP增长(2007年GDP为24.66万亿)。再加上中国固有的10%的经济增长,2008年经济增长高达30%。这显然只能当笑话看了。

  如果再做一个极端的假设,真的有1万亿居然减持出来了,然后都存到银行里,结果又如何呢?银行还是要往外放贷,扣掉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部分头寸(这个比例大约不到20%),还是要放出去80%,也就是8000亿的贷款。结果又进入了我们上面的推论过程,这次是8000亿的初始投资乘上5倍的货币乘数,达到4万亿的总需求,引起16%的经济增长,再加上中国固有的10%的经济增长,经济还是要增长26%。还是一个笑话。

  可见,实体经济是放不下1万亿初始投资的。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每年千亿左右,这已经是不得了的规模了。何况,我们分析的只是1万亿的规模,目前大小非大概在10万亿左右,能减持多少?即使都减持了,实体经济根本装不下这么多钱。

  退一万步说,即使1万亿能够进入实体经济,就能够取得超过虚拟经济的回报率么?用这个钱再开个银行,能超过招商银行何况,您想弄个银行、石油、铁路什么的,国家也不让呀。郭德纲不是说要收京九铁路,可铁道部就是不答应么。那就干点能干的吧,酿酒能超过茅台还是老窖?即使开个家电连锁,什么时候能积累到苏宁电器那样的品牌?人家的品牌2007年估值高达402亿人民币。

  上周后半段股指击穿了5、10、20、30日多条均线,本来这些均线都离目前不远,30日线仅在2804点,最远的10日线也就在2840点,如果近日能有效收复上述均线,那形势就会重新乐观起来。可惜,今天一个低开令这种可能性降低不少,也即短期内多方不能做出努力的话,形势会转为很不利。但想不通的是,究竟是有关部门意识不到形势的严峻性,过于麻木与自信?还是可打的牌实在太少,不到万不得已不出手?我们只能靠猜,如果不想猜,就控制住仓位,少看看盘,少操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