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改革开放的足迹之三——我要读书


我一直都想写下此文,只是苦于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时候。而今再想着这个话题,依然有一个冲动要把它写下来。写此文,我不得不先从我的母亲写起。

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民,看上去瘦弱的她却是做农活的好手。稻子从摧种、播种、拔苗、插秧……以及之后长期的田间管理,大部分都是母亲亲自去做的,那时父亲在村里做事,很少能照顾家里,加上他身体又不好,母亲一直很担心,不怎么让父亲做重活,就是到农忙的季节,我们也不过是打打帮手,母亲还是一个人顶几个人的忙碌着。大集体的时候,母亲就同劳动力一样拿工分,一点不比男子汉差,不能不叫人佩服她。承包责任制后,全家8口人11亩多田、3亩多地,这十几亩田地,母亲不仅没有荒废过一分,而且比别人种的还要好。

在农村挑稻子、担大粪,这些别人家男人干的活,在我们家都是母亲做,每次看着母亲被重重的担子压得直晃的背影,眼泪就在我眼眶里直打转,我心里担心母亲会不会被压坏了啊!那么多年,我真不敢想象母亲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不说这个了,这些就足够我记忆母亲一辈子,足以以此告诉自己的孩子,她的奶奶曾经吃过人间多少苦头啊!已近古稀之年,岁月无情地在母亲脸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纹络,一双因长期做农活而骨节粗大的双手记载着她一生的辛劳。

生活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容易,母亲一点一点地打理着家里家外,她还养猪、养鸡、种菜、砍柴、打猪草……一年到头,我从来没有看母亲穿过一件像样的衣裳,但我们兄弟姐妹4人,母亲却都让我们穿得整整齐齐。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周就会穷。这句话我早早地就在母亲的身上就领悟了、学会了。母亲不仅在穿用上节俭,就连在吃喝也十分节省。记得小时候,一次吃饭的时候,父亲夹了一块咸鸭蛋给母亲,母亲又从碗里夹出来放到父亲碗里,说:“我不喜吃腌鸭蛋。”父亲再一次把鸭蛋夹到母亲的碗里,母亲又夹了回来,父亲非常生气地把鸭蛋扔在桌上,梗噎说:“不吃就把它扔掉算了!”平生极少发火的父亲第一次发了那么大的脾气,那种说不出的辛酸、那情那景那,如今想来,我两眼不禁饱含热泪……

有一年暑期过后学校又快开学了,我们兄弟姐妹4个人,开学学费加在一起真是不小的数目,母亲又为我们的学费想办法,她又在那个暑期因繁重的农活而生了一场病,爷爷为此大发了脾气,爷爷对母亲说:“你累病了完全是你自己自找的!”我知道爷爷想让母亲把哥哥的书停掉,回家帮帮她,,但多少次母亲都没有同意,每次母亲总是说:“让孩子多读些书总没有坏处!”

但这一次母亲真的是心力交瘁,她也知道村里村外像哥哥一般大的孩子早休学了,有的进厂,有的学了手艺,挣钱盖了红砖瓦房……可我们家……母亲把读高中的哥哥叫到身边,问道:“儿子,你想不想读书,你自己可要好好想想啊,只要你自己想念,妈就是再怎么着也供着你读!但你书要是读不出来,你回来可是给你盖房子讨老婆的钱都没有啊儿子!”

哥哥说:“我要读书!”

母亲哭了,哥哥也湿了双眼,从此爷爷再也没有提过让我们休学的事情,母亲自己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我敬佩母亲的远见与卓识,佩服母亲的聪慧,更佩服母亲在那么困难的日子对我们教育的执着。过了几年,哥哥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考入一所大学,成为我们当地第一个大学生。我记得哥哥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天,母亲哭了,但那是幸福的哭……

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