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尊儒尊孔的根与源


韩和元
  中国最近几年提出了“强国”与“复兴”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清楚地指明国家发展的方向。首先,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集体学习时采纳的“强国的盛衰兴亡”这一主题为基础,CCTV在2006年制作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之后,中国又在2007年制作了名为《复兴之路》的电视政论片。二者是由CCTV的同一套班底制作的,前者讲述的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列强的兴亡史,后者则集中描写了中国历史上经受的苦难和新中国成为强盛大国的必然性。

  的确从统治中国的方法来说,目前执政的共产党与过去的统一王朝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以强势的中央行政力为基础,将异质性的因素收拢在“中华”这一意识形态之下。那么什么最能够代表“中华”这一意识形态呢?无疑是孔子和儒教。

  中共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孔子与儒教情结呢?说起来实在简单,现代历史学家钱穆曾经就说:“因为中国在先秦时候,孔子他们这一般圣贤,都已经将那些人生理想讲得很高深,以后实在很难超越。问题并不在再讲这些问题,而如何去做这些问题。汉唐人能够依着先秦这个理想逐渐作去,实在是了不得。中国的理想本来已很高,很完美,直到今天,依然未能超过他,这不能因此反骂中国人不长进……在那里,我可以大胆说一句,今后中国的政治社会,恐怕还依然会逃不掉汉唐的大规模,政治的一统,社会的平等,此下仍不能超过。这就是说,我们固有的崇高的理想,到现在还未十分达到,将来还要这样做去。”(钱穆:《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一文)。

  这也就是中共的官僚体系为什么喜欢于动员或利用各种社会文化的因素来扩大其影响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在官僚政治的支配下、贯彻的作用下,就逐渐把它自己造成一种思想上、生活上的天罗地网,使全体生灵都处于在这种政治局面下,官吏与人民、支配者与被支配者都不知不觉地把这种政治形态看为最自然最合理的政治形态。在一般无知无识的人民固不必说,就是自认为穷则“寓治于教”,达则“寓教于治”的士大夫阶层,也从来很少有人想超脱到这种政治形态以外去。

  历史家钱穆曾这样告诉我们:“秦汉隋唐几个朝代,政治武功,社会经济,都有很好的设施。秦朝统一天下,造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局面。这便近于现世所谓民族国家的理论。秦以后,两汉隋唐最有成就的事业是政治与社会。一统的政治和平等的社会。”(见前述《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一文)惟其社会是“平等”的,所以政治上的一统并不是什么专制。然而社会何以见得是平等的呢?他再举出汉朝官制如何平等之后接着说道:“人民任官,都有一律规定,皇帝也不能任意修改它。清朝的考试,法律上规定的时间,三百几十年来都未曾更改过。至于考试的方法;皇帝亦不理会,做官高低,全由吏部掌管,所以中国的政治,实在不能算是君主专制政治。”

  我们知道,古代能够做官的,除了造反成功的流氓外就是知识分子了。而事实上呢?对儒教及专制主义中毒最深的,却也还是一般立在专制统治地位或为那种统治帮忙帮闲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因为成见一旦与利害关系结合起来,就会变得非常顽固和不易改变。当中国人民不止一次地表示他们不能再忍受横暴压迫而奋起自救的时候,知识分子也就是古代的士大夫阶层往往总是利用机会帮助野心家向民众提出许多诺言,收拾残局,重整山河;尽管新的专制王朝出现,新的官僚系统登场,而旧的政治形态却又复活了。知识分子为什么更相信更喜欢儒教思想,原因就在于他们与统治者的利害关系趋于一致。

  知识分子既已摆平,那么至于一般人民,那也是有办法的,孔子在2500年前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因安在:俄国沙皇叶卡捷林娜,她就颇懂得孔子的那种教义,一次对莫斯科的总督说:“当我们的农民得到教育的日子到来时,那么你和我的地位也就保不住了。”所以中共也就务必要在新闻与言论上加以管制了。

  既然管制已经建立,那么为他们编制一套有利于统治的教育也就方便多了,因为无货可比较,除了被动接受,实在别无他法。这实在算的是垄断的好处,这也解释了中共为什么欢喜于垄断的缘故了。最后的结果是这些人民的政治期待也就落的惟有沿着“贤人政治”路线,希望出现“真明天子”、“太平宰相”、“青天老爷”而绝无他途了。所以朱熔基说他的最大心愿是让人民说他是清官,因为他知道经过他们训练后的人民心里最希望什么。

  对于中共来说,他最希望的结果是,人民的‘理想’不是对未来的探求,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从‘自身所理解的历史’存在中得到满足。当然在这种官僚政治的支配下、贯彻的作用下,这种意识就逐渐把它自己造成一种思想上、生活上的天罗地网,使全体生灵都处于在这种政治局面下,不仅人民,甚至官吏、不仅被支配者,甚至于支配者本身都于不知不觉中把它视为最自然最合理的政治形态了。因此我们可以说,期待中共超脱到这种政治形态以外去,那注定是一种奢望。

  “克明竣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修”、“齐”、“治”、“平”;儒教的精义已经告诉了我们,汉唐的“盛世”,实在是由“明君、贤臣、顺民”三者结合而成的政治理想蓝图,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共始终在宣扬着、而让人民漠然地憧憬着儒教所宣扬的“汉唐盛世”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