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去过万科降价现场的人对我讲:看到这么多人买万科降价的房子,又听说现在万科已经被迫停止了降价,有点后悔当时没有下单。这是一位相对比较“业内”的人,于是接下来就万科的房子为什么能打七五折展开了议论,最后这位业内人认识到,不买也没错,可能真的买了万科降价的房子,也会后悔的,因为万科的房子最终是中看不中用的房子,一下子可能会冲动,但仔细想想不值,从性价比来讲不是杭州最好的房子和最值得买的房子。
对于万科的房子,因为工作关系我也看过不少,说真的,除了他们的营销策划让我佩服外,产品本身是越到近年越不甘恭维。万科在房地产发展初级阶段,确实造过一些好房子,主要体现在设计新颖,格调清新,注重生活配套和物业管理等方面,但随着房地产形势的持续高涨,万科的商业化扩张越来越明显,大量的产品只是保留了万科的形象,而性价比问题一直成为人们议论的一部分。
所谓性价比,就是住宅的性能,包括住宅的升值保值功能与当下销售价格的对应关系,房子的价格没有笼统意义上的贵与便宜,关键是看它的性能、功能与别的产品进行比较如何。万科的房子,与杭州为数不少的优秀房地产企业的产品相比,我总觉得万科的房子在房子本身的价值上投入不够,虽然设计有它自己的特色,但也是偏年轻,不实用。当然万科的品牌很响,买万科的房子本身成为一种时尚,这样一来,万科的房子按照“市场经济的道理”并不便宜,在杭州的一些板块更是处于领涨的地位。但是万科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钱,这个问题一直被掩盖着,这次万科打折到七五折,我觉得有必要对此作些分析。
我个人认为万科的房子最多属于中等货,或者说是属于过度包装,有着美丽外衣的中等货,这其中的原因是他们的开发理念所决定的。万科声称自己注重住宅产业化,一直以亲政府的形象出现,所以从国家政策来讲,是对的,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对住宅的建设成本一直控制得比较严,也许他们有一整套成本控制体系,并且这些年一直没变,就算房价涨,他们的建设成本还是不肯涨。相比之下,杭州的房地产企业就不同,他们看到房价涨了,就立即想到自己开发的房子从产品本身讲是不是与价格相匹配,于是会增加投入,如立面材料、园林景观、科技含量等等,并且杭州的开发商做事作风是以精致取胜,讲究建筑的手工味,这样房价虽然涨了,但仔细去看房子,价值感也升了,购房者的心态相对平和一些。特别是绿城的房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房子本身值多少钱,而不是行情决定它值多少钱。而万科呢,房子还是原来的房子,材料是最普通的,施工工艺也一般,虽然施工速度比较快,但质量问题不少,所以更加显示万科房子不值钱。说极端一点,如果来一次地震,震坏了的万科房子可能就是一堆垃圾,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而像绿城的房子,就会有人去抢一些值钱的材料和部品部件什么的。
万科的产品的时尚,文化味(年轻人的文化)可能是他们的特点,看万科的房子,设计师的设计痕迹比较重,这种带有一定创意成份在里头的房子,给消费者带来好的印象分,但万科的房子户型一般比较小,特别是没有大开间的房间,至于厨房、卫生间则更小,虽然许多地方做到比较精巧,但过于精巧后又缺乏大气,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不实用。并且他们经常会动些“偷面积”的脑子,这对消费者来讲,似乎是占了便宜,但从大气的角度,觉得与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还要贪便宜的消费心理不符。
当然万科也知道他自己的这个特点,于是就从营销策划上和企业品牌上动脑子,他们在产品上不肯花投入,但在广告投入、媒体运作和万客会活动上不惜花成本,他们知道现在是眼球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只要万科作为中国房地产第一品牌的旗帜不倒,他们搞扩张,趁房地产形势一片大好时敛大财是完全可能的。于是万科几乎每周都有活动,恨不得把全国老百姓都调动起来,只要到万科的销售部,人气永远是最旺的,态度也很好,谁去都会有一杯免费的咖啡,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支撑他们不菲的价格服务,让消费者感到不好意思说他们价格贵。去年肯定是万科销售的大年,万科所有的房子,在价格上都是属于最高一类的,替他们算一下,不知道有多少暴利给他们赚走了,所以万科的亲民,为老百姓着想肯定是假的,现在看到房地产形势不行,一下子来个180度转变,其背后的目的一定有看清。
我一直认为万科是个非常具有欺骗性的企业。万科的房子吸引力最大的是年轻人,也可以说是年轻白领,这些人群,一般追求时尚,追求浪漫,但对生活并没有成熟的认识,他们是最容易冲动的消费人群,属于冲动型消费。但是他们看中万科的房子,相当于年轻姑娘择偶,只看重小伙子外表的漂亮,而不会像她父母那样看重小伙子的人品、忠厚、能干。万科的房子的中看不中用,没有长久的价值,升值空间有限,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消费者的成熟,肯定会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