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中国梦幻:瓜熟蒂落望月亮
今天是中秋节。
中秋,是我们民族的历史上,一个非常古老和重要的习俗。古代的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是因为有自己的信念,属于行使自己人类先进文化代表者的使命;华夏各个民族的老百姓,在月亮如水的光芒下,诗情画意地歌舞求爱,在安静的时分,乞月祈子,照月爬月,在顽皮淘气中,等待月宫里的仙女降临下界,共同享受洒有她们无私甘露的瓜果蔬菜等等,这些,都是人的自然的、天然的本性流露。
中秋,是一个纪念阴性文化的节日。从人的角度说,是一个女性的节日。投目身边,环顾周围,女性朋友,有的在今天皈依佛门,有的忙于在异国乔迁安居,有的用春天的心胸关怀着工作中忙碌的人们,而有的,依然地,习惯地,活在平常的琐碎日子里。阴性,在此刻,需要我们领悟和学习。
专门从事投机80多年的世界级投机大师安德烈说,在各个语种里,交易所这个词汇,都是阴性的。在中秋这样的时刻,亲身经历了从998-6124,再从6124飞流直下的人们,领悟一下这个阴性,也同样有趣。
非常多的人,关心的都是数字问题,比如市场运动的位置,位置实际上是一个韵律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无论是心灵领域和行为领域,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不要说,这样的位置,是变动的,是无穷可能的,即使有一个固定和唯一的,你能相信的坚定不移?相信了,能做到的坚定不移?也有人关心的是所谓的经济价值,这个价值,也没有唯一,而且,估值,从来都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比如,一个县委书记的经济价值,怎么评估?一个规划局长的经济价值又怎么评估呢?
世界的丰富性,是为我们人的觉悟而准备的。而觉悟,是与挣脱了得失,是与心灵和行为选择同在的。在市场的喜悦和痛苦的背后,真相的痕迹,还是可以依稀可寻的。
无论是什么时期,中国的股市,都是一个目前为止的重要资本变与化的场所。在没有对外开放的时候,它的使命是为国家企业改革服务,在开放之后,是与所谓的国际热钱做斗争。股市的存在,自然有其独特的使命,作为21世纪,这个被称为所谓的全球市场经济的时代,所谓的商品经济的时代,所谓的资本的时代,所谓末法时代、灾难时代等等,股市,都是一个无法被替代的道具。
一种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失败的声浪,日益的高涨,与日益下跌的市场,形成鲜明的、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是有一个没有说出口的潜在前提:得与失问题。6124的出现,已经具有非常重要的空间和时间意义,何必,把人生的境界,局限在那么一个狭小的利益和差价的格局?得与失,其本质,是没有什么分别的,这好象是一个不太能轻易明白的道理。在大、小、快、慢的组合中,投资者自己,就是起点,就是前提。从能够明白的角度说,6124的出现,意味着1000点可能的最低,也同时意味着12000多,18000多的格局。怎么样的领悟,怎么样的行为和取舍,在你自己。
如何看待大小非问题?在生日的聚会上,来自清华的某大哥,气势磅礴地高声力压全场,他的观点的实质,就是市场将深不见底,原因就是大小非问题。关于大小非的“狰狞和恐怖”,好象已经达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对于那些以差价为唯一参照的人来说,大小非不仅非常,而且是夺命的。事实也许并不如此。大小非,确实是非常的。但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道,可道,非常道”,又怎么能缺少了这个非常呢?从1921年以来的党的力量的积累,形成的绝对领导,是否为非常?从1949年以来经济的积累,是否为非常?改革开放的30年,是否非常?上下5000年传承的文化,使一个民族,从来就不缺少创新精神,又是不是一个非常呢?大小非,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利器。
股市存在的文化意义,还在于它是一面绝佳的镜子,投射出我们的缺陷。对于一个国家,这个缺陷,也许是体制上的,也许是结构上,也是文化上的。对于一个人,这个缺陷,现象和形式上,也许是技术上的或者是时机上的,或者是思想上的,但终究实质,是人性上的。
中秋,八月十五,还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欢快之后,将开始繁忙的一季收割。而6124和2064中,一个敏感数字的巧合,是不是隐约地在告诫我们什么。
中秋的文化含义,在于对阴阳、对时至的领悟和把握,在于对这个世界中天地、日月、还有同样重要的人,这样一个结构的认识和把握。对于人来说,在于我们完全可以尽管折腾,但分寸如何合适的把握。这个结构的背后,就是贯穿着的宇宙的法则。所以,如果你对市场不知如何,无从下手,那就请多积德。
瓜熟蒂落的时分,我们仰望月亮。吟唱的歌声响起:月亮之上,有一个风筝,在缓慢、自动地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