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大幕开启与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在今年8月的时间点上交汇。来自四川的奥运健儿,心系家乡,情系灾区,把在抗震救灾斗争中铸就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带到了举世瞩目、圆满辉煌的北京奥运会上,给北京奥运会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百年积淀的奥林匹克精神交相辉映,二者互为动力,再次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风貌。
正如刘奇葆书记在讲话中所称赞的,“四川省奥运健儿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运动技术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取得了4枚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的优异成绩,赛出了气势,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为奥运增了辉,为祖国争了光,为四川添了彩”。这是一次抗震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人的精神、人的风貌以及人性的光辉。
奥林匹克运动始终贯穿着一种不变的信念和精神,一种人类发展进步不可缺少的信念和精神——更快、更高、更强。而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国民众所展现出来的“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友爱互助、患难与共”的抗震救灾精神,与以“更快、更高、更强”为标示的敢于拼搏、永恒向上的奥运精神,是水乳交融、珠联璧合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激励奥运健儿挑战极限、迈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巨大动力。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更是激发灾区人民的意志,以永不言败的姿态挑战极限,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源泉。
就像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萨马兰奇老人所说的,“中国人民在地震发生后所展现的与灾难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通的。抗震过程中需要智慧、速度和力量,这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是一致的。他们的顽强意志和挑战极限的精神,是对奥林匹克内涵的最好诠释。”
可见,伟大的精神总是在高度交集和契合中形成共振,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层面跃升。奥运赛场的拼搏与勇气,抗震救灾的坚强和奋起,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非凡的勇气、无私的爱心、顽强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感悟到中华民族历尽磨难而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因此,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百年积淀的奥林匹克精神,就必须以奥运健儿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国敬业、勇攀高峰的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迎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奋发进取、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我想,这就是刘奇葆书记之所以要倡导学习奥运健儿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