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卖,不卖?从可乐“并购门”往外看……(之二)


 

汇源:卖,不卖?从可乐“并购门”往外看……(之二)

前言: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消息一经发出,管理学界的相当一部分论者似乎采取了支持收购的态度,而其言词之间更透露出那种或许因“知识”或许因“冷静”而来的自信与“高度”。可在鄙人看来,那些老百姓们的反对声以至谩骂,虽然有些过激,但我还是以为,这真真应该在深入思考的语境下,说出一些使问题能真正得到妥善、科学解决的话来。所以,我想,针对“主流”学者们的某些论点,谈一点在我看来是不容忽视的理解。

一、 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

有的学者认为“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主张政经分开,以此来平息大众的“民族性”愤怒,此一论点,在许多方面都可能是有道理的,但用在这儿,则是不对的。一个十分简单的事实是: 胡锦涛到美国去带一大帮企业家 布什到中国来,带一大帮企业家 ;中国的 太阳能 产品在德国卖得很火,出于环保,德国消费者得了他们政府的补贴。 默克尔总理一上台,马上就给 这些 中国太阳能企业来了个下马威,把补贴给拿掉了, 中国太阳 能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你说 是经济, 是政治?当然 体现着 政治嘛! 关于 政治和经济 的关系 ,列宁 讲“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表现形式” ,小平 “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 显然,所谓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世界上是不存在的。的确, 我们好不容易迎来了全球化, 应当珍惜,但因此以政经分开而 不讲民族化 ,那怎么行啊!我们要全球化,但 同时 也要民族化!两条腿走路!

二、卖掉汇源是笔“ 好生意 ”?

汇源果汁从年初的8.59港元,一路震荡下滑,跌至3.65港元,8月底刚刚爬上4元。 这次, 一卖就 179.2亿港元 的确 是很大一笔 进项 仅仅 从市场交易来讲,汇源可是赚了钱了,看得见的、摸得着 硬通货, 180亿港元啊 !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个好生意!但是, 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就不完全这样了!为什么呢?你把代表了13亿人口的这样一个品牌卖掉了。而且,可口可乐之所以拿 三倍于 原市值 的钱来 买, 还不是在 明明白白 地告诉你:那 多出的两倍 中很大一块 是品牌价值 吗?

从一定意义上说, 生意本身 你是大赚了, 可是 大赚的这一块儿正是品牌的价值。你就是战略投资也是品牌哪!品牌也是战略啊,是更大的战略。 因此,总的说来, 这个生意应该从两个角度算,从硬资产算,也要从软资产算。软资产当中尤其要从品牌算,就是品牌 软资产占了三分之二,硬资产占三分之一。仅仅讲硬资产那是不对的!而且,这个世界越来越是软资产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