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能帮助生命个体认清大千世界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书店里令人眼花缭乱的书籍,也是良莠不一. 好书, 按照我个人的标准, 是有助于个体生命认清大千世界的书, 是一个人到了来日无多的晚年,都还要认真去读的书. 伟大民族,都有这样的好书传世.
《红楼梦》最大的特点,我觉得是揭示了传统文化对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深刻影响。炎黄子孙的精神受多家文化的熏染。儒道释三家思想混杂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想摆脱那一家的影响都很困难。柏杨就有句名言,"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 华人的心理, 远比其他民族要复杂的多.
梁实秋谈到《水浒》时说:“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一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梁认为《水浒》写出了人间的不平,这是它的最大亮点,“我读了《水浒》之后,我认识了人间的不平。”
林燕妮读了《史记》认为:司马迁揭示了人性“恶”的一面。她说 " 司马迁写历史写得好活,他对人性观察好深刻. 此书虽然著于两千多年前, 但人类对于权力金钱的追求, 至今未变. 看《史记》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也令我懂得"防人".《史记》令人看透人性, 一个人有名有利时, 富在深山有远亲,自然有人愿意亲近,希望能分一杯羹. 一旦这个人名利地位尽失, 门前就冷落的鬼都不上门了.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欀欀, 皆为利往. 《史记》揭示了人世间的通则----趋利避冷.
雨果《悲惨世界》,写出了资本的残暴无情。《九三年》则刻划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生苦短, 短短的几十年, 大部分时光还要去劳动养家糊口, 余剩的时间, 还是拣几本好书读. 年少时,不谙世情,大读忽悠人的书,难以避免.夕阳中的人,还有谁去读忽悠人的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