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发展启示之二
次贷危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次贷危机是一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机。所谓资产价格泡沫,就是资产的价值与价格离得太远。这里有一个常识的判断,泡沫是非常脆弱的,泡沫的破灭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用泡沫来形容的资产价格,是指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就像用肥皂吹大的泡泡,风吹草动就会破灭。就像建筑在沙滩上的大厦和空中的楼阁,没有强有力的基础的支撑,随时都会轰然倒下。事实上,华尔街金融巨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已经在虚拟经济的泡沫中灰飞烟灭。“太虚”是很危险的。
衍生产品在虚拟经济
这次美国华尔街爆发的次贷危机的泡沫,包含很多内容,从信用泡沫——产品泡沫——资金泡沫——价格泡沫——市值泡沫,形成一条长长的泡沫链。
最底层的标的次级贷款是一个巨大的信用泡沫。抵押贷款市一个信用产品,信用产品应该带给有信用的人。但是,次级贷款把一个信用产品贷给了一些低信用,甚至没有信用的群体。而且附加了许多加大信用风险的优惠条件,比如零首付,比如,延迟本金还款,等等。次级贷款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信用泡沫。
基于这个1。5万亿美元的信用泡沫,创造了超过2万亿的资产证券化产品(MBS),超万亿的债券抵押凭证的所谓结构化产品(CDO),近万亿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CDS),为了这些证券的高评级,债券保险公司产生2。4万亿担保产品,以及各自近万亿的信用卡证券化产品,汽车消费贷款证券化产品。眼花撩乱的产品泡沫以及伴随的价格泡沫,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值泡沫。超过美国4。3万亿的国债市值两倍。一旦那些一厢情愿的假设,比如房价不断涨,利率长期低,发生变化,次贷违约率上升,危机就爆发了。
如何认识虚拟财富和泡沫的产生,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只证券一亿份,每份2块钱. 市值2亿. 最后一个人用4块钱成交100份。结果是仅仅400元, 把这只证券的市值提高了一倍。最终 400元创造了一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元六百元的虚拟货币, 所有持有者的“资产”上涨一倍。 反过来,当一个人因为市场变化,经济下滑,流动性等等原因,愿意按照一元钱的价格赎回100份, 这只证券市值立即缩水成一个亿, 所有人的所谓财富,缩小三倍。如果所有持有人都赎回,这只证券可能变得毫无价值。特别是全市场都赎回衍生债券,全部发行人需要拆借资金,全市场流动性危机就爆发了。
价格泡沫和市值泡沫的制造与巨大的杠杆交易放大资金泡沫密切相关。在次贷危机中倒闭的著名的凯雷资本下面的凯雷基金,泡沫高峰期间,6亿多的资本金,把管理的资产放大到200多亿,杠杆倍数高达32倍。当市场下跌3%,就面对巨大的流动性风险,不得不黯然退出曾几何时还叱咤风云的华尔街的历史舞台。
我们看到这里最关键的部分是,这些也冠名为“产品”的东西,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任何价值,并没有创造任何真实的财富。产品链越长,越不知标的为何物。次贷衍生品数万亿上十万亿的市值,是被虚拟货币托起的泡沫,是杠杆交易方式放大的虚拟的财富,使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到危机四伏的地步。
美国前财长,保罗.奥尼尔认为,“通过扰乱世界货币市场获益的人是投机者。在我看来, 他们并没有提供多少有用的价值。” 奥尼尔对金融市场的观点,以及其为金融市场制定规则的重要的职责, 可能挑战了金融机构的巨大的利益,可能是其被迫从财长位置上辞职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资产价格泡沫的结局是危机
最严重的是,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最后的结果就是危机。
我们已经看见,次贷泡沫危机次贷泡沫最后只可能是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泡沫破灭,瞬息之间,数万亿数十万亿的虚拟财富消失,化为乌有,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经济危机。次贷危机几乎摧毁华尔街。次贷危机从新世纪抵押贷款公司的关闭开始,次贷违约,沿着次贷产品的证券化产品,结构化产品, 保险互换产品,债券保险公司,乃至整个债券市场,信用卡证券化产品,消费信贷证券化产品,乃至债券保险公司,都深陷危机。贝尔斯登倒闭,把危机的严重程度提高到红色警报,几乎所有金融公司陷入次贷危机的漩涡。政府支持的最大的房地产抵押担保机构,房利美,房地美被国有化,雷曼兄弟已经成为贝尔斯登第二,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命悬一线。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的经济的失败。试想,如果不是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联储可以随心所欲发美元,华尔街大大小小的金融公司,完全可能重现1997年泰国一天关闭58家银行的一幕,华尔街可能一夜之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次贷危机把另外两大经济主体拖入衰退。受次贷影响英国北岩银行发生的百年不遇的存款人的挤兑行为。如果不是英国政府实施国家收购,国有化北岩银行,完全可能引发成英国甚至整个欧洲的银行危机。因为直接持有大量次贷衍生产品,欧洲成为重灾区。虽然欧洲央行的大规模注资,使欧洲所有金融机构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是由次贷延伸影响,一般吃后滞后美国一年的欧洲经济已经面对衰退。日本经济也重返负增长。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通货膨胀,全球经济危机一触即发。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以及全球金融市场机会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买,大规模证券投资资本撤出华尔街和其他国际金融市场,进入商品市场,把大规模金融投机活动殆尽大宗商品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推高了石油粮食价格,全球通货膨胀急遽恶化,超过70个发展中国家通涨超过两位数。美国的通涨已经5。6%,欧洲的通胀大大已经超过警戒线,使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处于经济放缓与通胀的两难之间。全球通胀是否最终引发全球危机还要拭目以待。
次贷泡沫使华尔街伤筋动骨,使全球经济陷入深重的危机。虚拟经济远离于实体经济连华尔街都难逃劫数,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基础和相应金融体系不足以与金融资本一较高下之前,切不可以身犯险。
新兴市场的发展应该“脚踏实地“
新兴市场多是初级市场,或者是不成熟的市场,夯实金融市场的基础,是初级市场的根本大计。次贷泡沫的危机给新兴市场最大的启示是,新兴市场最应该夯“实”的基础,就是不要远离实体经济,不要过度虚拟,要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
新兴市场要扎扎实实发展与实体经济联系最密切的,有效把资源配置给有成长有价值的行业和公司的不同层次的市场,比如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主板,三板,企业债,公司债市场。只有以上市公司的价值增长和发债公司的价值增长为投资目标的市场,才是金融证券市场的基础,也是金融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培育优质上市公司和发债公司,使公司业绩不断增长,做实做强做大基础“标的”的市场,才能分享企业和公司的成长,才能分享经济的成长,而不会被过度虚拟的泡沫经济伤害。
新兴市场的衍生产品市场应该以对冲风险管理风险为目标发展,切忌以投资为目标推出。而多层次衍生产品的市场要审慎渐进。衍生产品是衍生出来的,虚拟的成份随着衍生的层次增加而增加。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远,泡沫越大,泡沫破灭后的灾难也越大。
如果像次贷那样,被衍生的基础产品也存在很大的巨大的风险成份,衍生出来的整个衍生品市场就是建立在一个“虚拟资产”的标的市场的基础上。这样没有基础的衍生市场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市场。加强基础“标的”的多层次市场的建设,避免虚拟经济引发危机的灾难性影响,坚持伴随实体经济发展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新兴市场用沉重的代价换取的最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