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北京公务用车每周停驶一天的消息公布后,备受关注和质疑的北京私车停驶办法也出台。这个政策应该是前期热议私车单双号限行的升级版。根据办法规定,非公务用车每周停驶的办法如下:
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4月10日,本市其他非公务机动车(含已办理长期市区通行证的外省、区、市进京机动车)试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限行范围为五环路以内道路(含五环路),限行时间为6时至21时。停驶的机动车减征1个月养路费和车船税。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车辆车牌尾号分为五组,定期轮换停驶日,具体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前公告。
首次停驶车牌尾号:
周一:尾号为1和6的车辆停驶;
周二:尾号为2和7的车辆停驶;
周三:尾号为3和8的车辆停驶;
周四:尾号为4和9的车辆停驶;
周五:尾号为5和0的车辆停驶;
(含临时号牌;机动车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按0号管理)。
奥运期间的限行让广大市民真正体验到了畅通的感觉。不过这种限行到底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和公共交通带来怎样的压力,还值得观察。要确实解决拥堵必须建设现代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比如公交车的路权问题,公交车的便捷问题。如果公交车跟不上,仅仅是限行,那么带来的可能是原来堵车现在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