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民: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

——浅谈子夏言论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文/张会民
在我市龙门广场,有“河津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石刻介绍,其中有三位是我们辛封村人作者注:卜子夏、司马谈、司马迁)。今天我们主要说说卜子夏。
子夏,“孔门十哲”之一。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期人。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被收集到《论语》一书,这本书的执笔人就是卜子夏。子夏自己也有很多名言,其中不乏名言佳句。但其“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名言被悬挂在联合国总部,就鲜为人知了。
按《论语》中的人物出场顺序,首先是孔子,然后是有子、曾子,子夏排在第四。子夏“出场”后的第一句话是:“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见《论语·学而篇第一》)他还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见《论语·子张篇第十九》)等。在本文中,我主要谈谈“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名言。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一个成语,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是卜子夏说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亲。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注:无)。”子夏曰:“商(注:卜商,字子夏)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人家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呀。君子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
《水浒传》第四回写道:“……赵员外携住鲁达的手,直至草堂上,分宾而坐,一面叫杀羊置酒相待。晚间收拾客房安歇,次日又备酒食管待。鲁达道:“员外错爱,洒家如何报答。”赵员外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该书第二回、第四十四回中,跳涧虎陈达、锦豹子杨林也都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话语。
美国著名女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把《水浒传》译为英文时,将其译名定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有诗云:“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在他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曾这样说道:“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你相信普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那你也就没什么别的选择了。你就是一个革命者了,你就会支持那些有勇气、有决心改变社会现状的人了。
1983年,著名诗人艾青在《十月》杂志上发表了一首长诗,诗名就定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1958516,毛泽东在给第二机械工业部党组关于同苏联专家关系的报告批语中曾这样写道:“……就共产主义者队伍来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一定要把苏联同志看作自己人。”
周恩来总理在1961年接见溥仪、溥杰等人时曾说过,“世界上有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和棕种人”,但“不管是哪种人,相互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肤色,四海之内皆兄弟”。
江泽民同志曾经讲过:“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都有参与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权利。”他还指出:“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应本着平等、民主的精神,推动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求共同进步。”这些内容,与子夏的观点也有相通之处。
19481210,联合国大会通过并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其第一条即明确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而子夏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悬挂在联合国的总部。
2006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她讲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尽管不是出自孔夫子之口,但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价值观。她在“心灵之道”一节中指出: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生百年,孰能无撼?化解遗撼有两个办法:一是认可遗撼存在,二是尽可能去补足遗撼——少一点过失,多一点尊重,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办法,即来源于子夏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他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对治国的重要性。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该公司创建于1905年,原名“广东南洋烟草公司”。因受英美烟草公司的打击,于1908年倒闭。19092月,该公司重新崛起,更名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以示精诚团结。最终顶住了帝国主义的压力,取得辉煌业绩。
日本有一家公司,成立于1908年,是世界企业500强之一。该公司1928年研制出其第一台缝纫机,便以“兄弟”这个词命名。现在,这家公司已在欧洲、美洲、澳洲、中国以及东南亚建立其跨国销售网络,主要业务范围在信息领域、时装领域和通迅领域。这家企业的名称为日本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全球著名快餐业品牌麦当劳,是由美国人麦当劳兄弟创设的。兄弟俩在他们穷困潦倒的1930年创办了该公司,到1961年将该品牌出售时竟卖得270万美元。
海尔兄弟是海尔集团的品牌形象。看到“海尔”,人们就会想到动画片《海尔兄弟》,想到智慧老人所创造的海尔兄弟,想到他们团结一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灾难、为解开无尽的自然之谜,从太平洋穿越七大洲那神奇的历险故事。现在,海尔集团已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土化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2005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034亿元。
事实上,“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格言,二千五百年来已经成为“君子们”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这句格言都渗透其中。自觉或不自觉中,人们都在运用它。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限于篇幅,作者不再赘述。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和态度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乃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完美、和谐,仍是非常有效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格言,其古老的思想在当代文明社会仍然闪耀着不尽的光芒。
让我们永远记住——“四海之内皆兄弟。”

                                             (本文摘自《先贤卜子夏》一书,作者为税务系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