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征的复杂背景和目的


  十字军东征的复杂背景和目的

  学习西方历史,不管是政治制度史还是政治思想史,或者宗教史或者社会史,都有一个从未被忽视的重大事件——十字军东征。这是一场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战争,是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宗教冲突。多少年来,人们也一直从宗教的角度来描述和解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具有说服力的便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神论”特点。对于当今的中东问题,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以及伊斯兰世界的恐怖势力问题等等,很多人都试图从宗教的角度来理解,很多人也将其根源追溯到“十字军东征”这样一个历史恩怨。然而,十字军东征到底有着怎样的复杂背景?这样大规模的跨洲战争是如何发动和实现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有幸看到了一些解释,现在拿来分享:

  在1096年到1270年发动的十字军东征不下七次,他为土耳其封锁耶路撒冷的政策提供了借口和机会。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100)的福音传教士彼得就宣称圣战的使命是驱逐圣城的异教徒,使其重新成为基督徒的圣城。但是十字军东征的动机和目标就像他的参加者一样并不单纯。为这一事业祈福的法国国王们看到了在东部扩展他们的影响和建立拉丁王国的机会。意大利北部的商人则热烈欢迎这一可以和地中海东岸国家做生意的机会,那里已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设置了严重的障碍。宗教狂热者、冒险家、财富寻求者、自由自在的骑士,还有浪漫主义者都被刺激、神秘和掠夺的光辉前景所吸引。教皇本人则受三方面的考虑影响:以圣战的名义,在基督教的旗帜下可以巩固西部欧洲的联盟;通过渗入穆斯林版图,在亚洲大陆上展示西欧的军事力量,可以抑制穆斯林的猛烈势头;如果西部的基督教取得了东部的基督教无法取得的成就,就可以证明罗马高于君士坦丁堡、拉丁习俗高于希腊习俗。

  也许这些远征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的次数之多和延续时间之久,足足将近两个世纪。这只能证明一件事——那些发动和领导圣战的人们确信这些战争有政治上的价值。尽管从西欧运兵到巴勒斯坦很困难,更不要说如此远距离的补给;尽管有挫折和失败,组织十字军东征还是成为中世纪的习气。因此,他们一定是从中获得了利益。他在军事平衡上无足轻重,但具有很重要的利益。它是一种冒险,其准则可以这样描述:一个有分歧的共同体应该执行强硬的对外政策。那时的西欧不是一个和睦的兄弟组成的欢乐世界,教皇渴求的一体化不仅要通过组织结构,还要通过主观上的忠诚来实现。教皇希望这一内部的团结可以通过进攻外部的敌人取得。

  

  参见: [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