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新闻,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考上了研究生。媒体报道了,照片登出来,估计是很是有价值新闻,这是一个智商高的少年了。
巧的是,今天上班路上,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孩子,这少年估计也就十一二岁,母亲在说,人家十三都上研究生了,你不好好学习。当时就觉得新闻报道把人们引入了误区了,十三岁的少年上研究生是特例,而非常态,如果别的家长以此来训斥自己上小学的孩子,倒是大可不必。
实际上,我们不应以此为荣,倒是有点担心,这么小上了研究生,尽管智力是一流的,但心理呢?当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时候,是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来说,这正是美好的享受阳光的年纪,在自己的所谓的天才的光环的照耀下,不知是否有异常?
固然,我们都是希望产生更多的天才,但何谓天才,倒是没有任何的天才可言,不过是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的一面罢了。还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健康地和无忧的阳光的少年时代,比上研究生更为可取,因为,自由的自在的呼吸时喜悦的,也是对将来有极大的好处的。
所谓的天才的教育可以休矣,无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