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真正人权的最好诠释


记得头些年中国每年都要遭遇一个政治、外交神经紧张的时期,这就是每年由美国发起的、联合国人权大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审议。尽管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导致我国政治与外交陷入困境的局面一直也没能发生,那些谴责中国人权状况的决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却使国人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就要在政治、外交等许多方面受制于人。我没有注意过此类问题的变化过程,似乎现在这种决议案已经无人感兴趣了,原因无非有两条:其一是中国强大了,其强大的程度足以让世界各国不敢任意拿中国的事情做文章;其二是由于我们的国力大大增强了,国人的生活状况、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也就是说,中国根本性的人权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扭转。昨天晚上8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举行的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就通过美仑美奂的艺术表现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中国的残疾人追逐梦想、放飞希望的美妙场景,我想这也是中国人以特有的方式,对真正人权的最好诠释。

残疾人是人类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现有8300万名残疾人,约为全国人口总数的6.34%。全世界的残疾人约为6.5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0%。如此巨大的数量,的确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残疾人的问题,尽管是少数人的问题,但由于其分布面广、涉及到的家庭数量极为众多,关联的人口数量也十分巨大,因此一个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程度,十分直接地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及人权状况的好坏。记得西方世界总是通过攻击中国的政治自由化的状况来说明中国人权状况的糟糕,我国政府则重点强调保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力是中国保护人权最重要的工作。由于我们中国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状况之中,因此维护全体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力、即基本的衣食住行,当然就是我们关注中国人权的核心了。由于这些年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国的国力增强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准明显提高了,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8300万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工作学习、健身娱乐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各项有利措施的采取,使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中日益萌发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历经七年精心筹备的北京残奥会,就将是中国残疾群体向世界进行的最好展示,也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的重要奉献。

本届北京残奥会的理念是:“超越、融合、共享”,超越的核心是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它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点;超越传达了残疾人运动员超越生理障碍的勇气和信心,展现了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超越也是心理上的超越,是残疾人摒弃偏见、渴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诉求,是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精髓。其实,残疾人要超越,健全人就不要超越了吗?这显然应该成为我们整个人类共同的奋斗理念啊。

“融合”体现的是奥林匹克“团结、和平、和谐”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融合的三个方面。以往,残疾人群体由于心理上的障碍,经常处于原离人群和主流社会的状况,此次的北京残奥会的筹办,以及最后阶段的圣火传递等环节的独特设计,的确使这个曾经的特殊群体越来越密切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共享体现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共享就是要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奥林匹克运动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在五环旗帜的感召下共享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欢乐、友谊、梦想与成功,共享社会文明成果。这当然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在残疾人世界中推广开来的神圣使命和最高境界了呀。的确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人类共有的最好课堂,尽管大家分属于不同种族、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但我们同在一个蓝天下,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为了追求全人类的和平与幸福,为了追逐那个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我们的确应该放弃战争、放弃分歧、为了人类共同的理想而同心协力啊。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确非常神圣啊。

北京奥组委郑重承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两个奥运共享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设计的确非常精妙,从形式上说奥运会是全人类的,固然代表着世界运动的最高境界和水平,而残奥会仅仅是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它所展示的运动水平和精彩程度是和奥运会无法相比的。然而,如果站在“超越、融合、共享”的基点上,两个奥运一定是各有各的精彩。因此,北京奥组委秉承国际奥委会将两个奥运会连在一起举办的精神,极好地将两个奥运会的精彩融会贯通,为我们及全世界奉献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奥运连台好戏,实在令人称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