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环境调节器——
吞吐天山水的博斯腾湖与无支流的孔雀河
陈力丹
乘飞机从乌鲁木齐越过天山到库尔勒,眼见着荒漠的山峦转变为青山、雪山,临近库尔勒,则是寸草不长的霍拉山。在霍拉山与天山主脉之间,无数天山的小溪聚合为一条巨大的河流——开都河,它从西北向东南流淌,冲积出焉耆盆地一片开阔的平原,最终流向一块相对低势的谷地(平均海拔1039米),形成98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蒙语意为“站立”),以及该湖西南240平方公里的沼泽小湖区。
内陆的湖泊因河成湖,均是众多河流的最终汇聚处。而博斯腾湖一方面接受开都河提供的天山雪水,同时它又是另一条内陆河——孔雀河的源头,孔雀河流向海拔更低些的塔里木盆地,滋润着塔里木冲击平原,最终流入罗布泊,成为罗布泊唯一的水源。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孔雀河是中国第三大内陆河。(下图:飞机上看开都河)
博斯腾湖和孔雀河的这种特殊的地理特征吸引着我,梦魂牵绕着想去看看。今年盛夏,在《库尔勒晚报》刘总编辑和李副社长陪同下,我们经小湖区南面的公路,来到了博斯腾湖西南部大湖与小湖区之间的湖堤上。这里的景致太特别了:东面,是波光潋滟、天水一色的博斯腾湖;西边,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站在湖堤东眺,大湖宛若沧海,淡蓝色的湖面静寂得如同仙境一般,没有一条船,影影绰绰可见的山岚远在天边。除了几只水鸟安闲地在湖边的水泽中觅食,然后轻轻地飞走外,整个景色像是定格在眼前,一动不动。在这里感受水与天,我似乎觉得自己被融入其中,获得了一次天地人合一哲理的深刻体验。这就是博斯腾湖,它的浩淼和博大,让人忘却一切,沉浸在对仙境的享受中。(下二图:博斯腾湖)
站在湖堤西看,大片的芦苇气势磅礴,蓝天白云下,芦叶舞动,飞雁惊鸿。芦苇荡中河道纵横,比起河北的白洋淀来,这里的芦苇才真叫芦苇,高大、茂密和富有无限生机。不少曾经到过博湖的游客所谈的博湖,其实仅指这片小湖沼泽区,这里开辟了较多的游览项目,别致的风景和众多的动植物都有一种小家碧玉的美,很多电影外景地都在这儿拍摄。然而,感受真正的大自然,美在大湖。(下图:小湖区芦苇荡、孔雀河干渠和小湖区)
不过,也正是这片小湖区孕育了长达730公里的孔雀河。孔雀河维语称“昆其达里雅”,意为皮匠河。库尔勒的皮匠手艺是闻名的,当年皮匠们经常在河中洗皮子。“昆其”和“孔雀”声音听起来差不多,过往的汉族文人墨客由此称其为“孔雀河”。原来湖水经小湖区向西自然流出,形成孔雀河,但是多年的水土流失,博湖已没有能力自然输出河水了,于是为了维持孔雀河流域的生态,在大湖西南角设立扬水站,贴着小湖区南缘修建了长约20公里的扬水干渠,人工将湖水注入孔雀河道。(下图:孔雀河干渠扬水站)
干渠边的公路将南部的荒漠、秃岭,与清澈的干渠水、一望无际的小湖沼泽区的绿色芦苇分割开来,形成鲜明的色调反差。我们深入到扬水站桥西侧的芦苇荡中,一条河道弯弯曲曲隐入芦苇中,这就是孔雀河的起点,如果不对照地图,怎么也不会想到一条大河的起点是这个样子;脚下的水中,小鱼群的密集程度罕见,以致人到跟前都不会惊散。
孔雀河的奇特还在于,没有一条小溪在它奔向沙漠的途中给她供应一点水,它是一条没有支流的河。反而,孔雀河自身流出无数的支系,人工的或自然形成的,养育了约3千平方公里的孔雀河三角洲的40万人民。(下图:飞机上看流经库尔勒市的孔雀河)
博斯腾湖的存在是幸运的。50年代苏联最红的地理学家穆尔扎耶夫曾向中央提出了一个“消灭博斯腾湖”的计划。他说:“博斯腾湖是个‘无益的蒸发器’,它要蒸发掉很多对农垦非常宝贵的水。消灭了博斯腾湖,就可以在孔雀河下游多建立十几个农场。” 依照当时的观念,河流就是种地的水源,湖泊就是种地的依据。于是,河就等于水渠,湖就等于水库。这种观点只想到生产粮食,完全不懂什么是自然环境的保护。
荒漠地区的河流和湖泊涵养水源,滋生植被,调节气候,在整个荒漠地区造成部分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是生态链条中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大自然的生态机构是非常合理的,打破一个环节,连锁反应就会在意料之外接踵而至。我国当时接受了这种错误的认识,修了一条“解放一渠”,还计划修“解放二渠”,如果这两条渠都修成,开都河与孔雀河衔接流入罗布荒原,博斯腾湖将变成干涸的湖盆。好在“文革”开始,顾不上了,博斯腾湖因祸得福。(下图:孔雀河的起点)
70年代以后,库尔勒地区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每年要求加大出湖水量,引起湖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咸矿化,湖中尖头鱼、大头鱼和长头鱼资源衰减。孔雀河被无限节流,罗布泊干涸。90年代以后,人们终于意识到环境保护问题,博湖得到治理,水质恢复淡化,鱼种得以维护,孔雀河水控制使用。如今,库尔勒市的工业转型,市内10公里孔雀河段,已经变成了美丽的公园。虽然罗布泊的消失无法挽回,但人的环保意识有效遏制了博湖的恶化和孔雀河的短缩。
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株芦苇的果实——毛拉,它采自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在那里,它太平常了,希望这种“平常”永驻。我们不能失去博湖,失去孔雀河,否则,沙漠将吞没一切!
2008年7月17日看的大湖,写于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