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习惯的陷阱(文/李龙达)
大象能够轻松地将一吨重的行李抬起来,但是我们看马戏时却发现,这么巨大的动物却安静地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
为什么呢?小时候它曾经被拴在木桩上,无论怎样挣扎使劲也动不了。等到长大后有了力气,它却失去了拔桩的勇气。
人如果从小养成了某种习惯,人总是不假思索地按照自己固有的习惯去做事情,它伴随着我们不断成长,但是人们却终生没有意识去改变。习惯虽然是我们从小养成,而恰恰正是这个习惯才是决定我们人生命运的关键,它可以主宰我们的人生。
从小的教育与生活环境使我们养成了各种各样的习惯,比如我们所学的语言、民族习俗,一旦这些习惯养成并到了一定年龄,人们总是发现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总是很难。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当人们一直顺着自己的习惯活动,在固有的惯性下人们已经适应了一种舒适的状态,一旦前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人们依然经不住诱惑继续前行。
成功常常被归因于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这种品质也往往取决于习惯,而智商并非这种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时间是良好习惯最好的朋友,它使得一些人走向成功,它使另一些人走向堕落。成功的品质取决于人们最初养成的习惯,它形成了我们日后的信仰、学习知识的方法、对待善恶的判断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互动等等,它是影响人们在不同领域内成就的关键因素所在。
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在追求好习惯的同时,却对自己深陷恶习不自知。其实在我们执行某种不良习惯的时候,它的确给我们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坏处,然而这种习惯的确在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比如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独立思考,上学期间成绩优秀却终生平凡,这样的习惯让人们失去了终生有所成就的机会。还有一些习惯给人们带来致命的危害,比如吸烟致癌,人们即使改变了坏习惯却失去了生存的机会。这至少说明,根除坏习惯与培养好习惯同样重要。
所以,拿破仑·希尔告诉人们:“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良好的习惯既可以成为帮助人们进步的奴仆,也可以成为导致人们失败的帮凶。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人之所以不断改善自己的习惯,就是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多半来自于习惯,而这种习惯将影响自己进步的过程与结果。只有那些不断改善习惯的人,才能够在追求进步中感受到好处,改善习惯实际上就是改善追求进步的方法。
学习当然可以改变人的习惯,它来自人们一点一滴地积累,在我们积累习惯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在积累未来。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他在试图告诉人们人的性格其实是可以不断塑造的,人们可以在后天的不断学习中才能够有所前进。改变习惯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
无论好习惯还是恶习,只有人们自己才能够去改变与驾御它,它既给人们带来好运气,也给人们带来坏运气。谎言和诺言最多只会改变一段事情的结果,而习惯却会改变人一生的结果。习惯是伴随人们终生的影子,它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习惯来追求进步。人们只要充分认识,跳出人性的惯性所形成的习惯陷阱,用心积累好习惯就会逐渐改善现状。
(注:本文谢绝网络引用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