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毛热在舆论尤其是网络上很是泛滥,其中的推手就有不少来自企业界,而且这些人大都是公司的老总。这些企业家,有的是民营的,有的是国企的,据说他们都把毛主义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这些企业家当中最出名的就是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和娃哈哈老总宗庆后,而企业中最为显眼的是生产玻璃的晶牛集团。据说晶牛集团以前管理混乱,企业连年亏损,几乎濒临倒闭。自从全面引入毛主义后,企业管理很快走入正轨,企业效益迅速改善,至今发展依旧形势一片大好。这不,晶牛集团专门开设了毛思想网站,面向全社会推介和宣传毛主义,并被老毛的孙子毛新宇誉为毛主义企业的典范。
很有意思的是,2004年12月28日,首届毛思想与企业经营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主办方之一赫然就是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这似乎预示着毛主义在民营企业家那儿很有些市场。虽然首届论坛会之后不见接下来的第二届第三届,但2006年中国化管理思想论坛年会1月16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在这届年会上毛思想与企业文化成为重要内容,并成为此后历届年会的主要话题之一。从这些论坛和年会可以看出,有不少专家和企业家热衷于用毛主义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并发誓要创办不同于西方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看到以上这些有趣的新闻和资料,百草止水颇为纳罕,要知道老毛是坚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主义者,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用毛主义经营管理企业不是很有些不伦不类吗?后来,经过进一步地学习和研究,再加上多年的考察与体会,终于明白了些个中的情由和脉络。
首先,这些企业家的年龄都在五六十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人,没有留过洋,是标准的中国式教育的产物。这些人都经历过文革,一肚子的知识就是毛选,他们早就把毛的文章背诵得滚瓜溜熟,除此之外的知识就较为困乏。改革开放时,这些人正值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不仅充斥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基层领导岗位,而且乘着改革大潮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各个岗位或行业的领头人。他们因为年轻,思维活跃,转型快,而且愿意学习新技术和新观念,从而得以趁势而起并执社会牛耳。但是,他们毕竟是被耽误的一代,同新一代人和海归派相比,除了已经提前占领领导岗位和烂熟于胸的毛选外,别无其他长处。所以,在他们的行事做人当中毛主义的风格和思维就会四处洋溢,在他们掌控的企业里面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和宣传着毛思想。
其次,正因为是被耽误的一代,所以在面对市场经济时,就不如新一代和海龟派有优势。如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行事,他们显然不是新一代和海龟派的对手,那样无异于自贬身价,不仅容易让新一代和海龟派瞧不起,还要面对着领导权被迫出让的危机。怎么办?只能不完全按照市场规则的那一套,只能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按照自己擅长的一套来,这一套就是毛主义。一旦利用既有权力在企业内部设立毛主义风格,不大适应的反而是新一代和海龟派,而自己却能游刃有余如鱼得水。重要的是,这里是中国大陆,尽管改革开放,但国家体制和主体思想依然以毛主义为核心。更重要的是,广大企业员工大都经历过文革,其心灵深处依然牢牢刻印着毛主义痕迹,所以用毛主义管理企业就像很自然地牵起早就存在于牛鼻子上的铁环一样,非常轻松,非常自然。显而易见,许多海归派诉说的水土不服,毛式管理风格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至于新生代,面对毛式管理风格固然难以适应,但薪水事大,除了硬着头皮去适应和坚持,恐怕也没别的办法,除非他能转到远离毛主义氛围的企业当中,但这种风格的土生土长的企业在大陆基本上凤毛麟角。
再次,中国式的企业同大陆的政治环境一个样,独裁、专断和官僚主义异常严重。中国企业家大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对内居高临下飞扬跋扈,喜欢要求员工绝对服从。他们给职工制定出众多苛刻的条条框框,不仅束缚他们的人身自由,甚至连其思想也要禁锢。这些老总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才能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是的,当一个企业的员工一直诚惶诚恐,不仅不敢违背上级意志,甚至连腹诽一下都心惊肉跳的时候,老总的命令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执行下去,自上而下的反应速度就会快了许多。但是这样的管理至少要付出以下三种代价:一,没有人愿意绝对服从,所以会在企业高压管理方式下一直心存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在企业发展的顺境中可能会得到隐藏,一旦出现大的问题就会新仇旧恨一块计算。二,人们不敢向上级暴露真实想法,上级不仅很难了解下级的真实情况,而且整个企业阿谀成风,从上到下人们的心理普遍扭曲,企业文化很不健康。三,没有人敢于向上级尤其是企业领袖提出反对意见,企业没有监督没有制衡,一旦一把手犯浑或变坏,企业就将出现很大的问题。
第四,扎根在大陆本土的企业,企业领袖们大都对掌握手下人命运的权力极度亢奋。他们不仅要将企业员工牢牢捏在手里,而且喜欢看到他人卑躬屈膝地顺从和逢迎,这对满足他们疯狂自大的虚荣心大有裨益。为了达成这样的效果,很自然地就将企业员工的收入以剪刀差的方式拉开,就像毛时代的八级工和二十四级干部制度那样,而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差别就像当初的城乡差异一样,这样对逐级控制员工非常重要。为什么以华为为首的企业会拼命抵制劳动法中的“非限制劳动合同”条款?原因就是,他们不想让员工获得任何外在的保护和支持,必须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命运时刻都捏在老总的手里,这样老总运转和指挥起企业来才会达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于是我们才看到,华为为达此效果,不惜强行要求员工集体辞职并且工龄归零,然后企业再从头和员工签约。
第五,将员工饭碗牢牢捏在手里还不满足,毛式企业还崇尚从精神上控制员工。一方面老总要不停地讲话或撰文,这些话或文章就成了企业文化,不仅要让所有员工周期性拜读学习,还要大家不断地写或讲个人的心得体会。就像当初全国人民学毛选一样,一定要让所有员工将自己的话语和思想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另一方面,企业领袖会暗示、默认或纵容员工对自己歌功颂德,不仅要将自己描绘成企业灵魂,还要成为神,成为圣,甚至很多企业还流行喊老总“万岁”,就像过去的老毛那样。对于这样肉麻的吹捧,企业老总们不仅非常受用,而且会奖励和提拔那些马屁水平高的人,当然那些敢于讽刺或批评的人就要遭受惩戒。像毛那样管理企业的人,许多人当初的确一手将企业发展壮大,但是最终也会像毛那样在吹捧和讴歌中迷失了方向,然后就是不断犯浑和出错,直至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巨大灾难。
其实,像华为、哇哈哈、晶牛以及格兰仕等,不过是公开宣扬用毛主义管理公司的企业。其他不公开宣扬也不在内部学毛选的企业,只要其负责人在55岁左右,且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其企业的管理风格就基本上是毛式的。这是因为,毛主义早就在这些人的思想里扎下了根,其为人处事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毛派风格。换句话说就是,这类企业是很多的,华为和晶牛并不孤独。
当然,有人会说,这些人执掌企业,将毛主义应用于经营管理,不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吗?是的,不少这样的企业,曾经的业绩的确不凡。正如在某些经营管理论坛上某些企业家所说,毛的军事思想对企业发展大有裨益。百草止水不由地窃笑,何止毛兵法,一切古往今来的兵法战策都对企业的发展有益,因为商场如战场,企业的运营自然就会暗合兵法之道。相反,如果仅将毛兵法捧为至宝,而将别的管理经营手段或兵法拒之门外,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必然束手无策。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仅首脑人物要深谙兵法精于运营,更要打造一支思想解放计谋百出勇于进取的团队,这个团队不仅要反应灵敏,更要纳谏如流,就像大海一样不排斥任何涓涓细流。可是拥有这样团队的企业中国能有几家呢?将企业命运系于一个独裁者身上,这样的企业早晚是要出大事的。
再者,那些高调标榜用毛主义管理的企业,其成效果真如斯之言?先看华为,华为的毛派作风与洗脑管理,令华为员工不胜其烦。为何员工自杀现象在华为接连不断?精神受到严重压抑,人格不被尊重,不仅迫使很多人适应不了而离去,即便那些留下来的人精神也是很痛苦的,只不过他们为了生计无计可施而已。再看格兰仕,他挑起的价格战的确令他在很多年前“大获全胜”,并一举奠定了国内行业霸主的地位,为此他们的负责人沾沾自喜地说是毛主义兵法启示了他们。可是被他打败的企业不是洋人的,而是同胞的,所以这不过是自相残杀的内战,只不过将自己的“胜利”建立在了同胞的痛苦之上。然而,价格战恰恰是西方企业最为忌讳的,政府与企业普遍将其视为不正当竞争手段,因为整个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将会极其惨重。接下来瞅瞅娃哈哈,这个跟法国达能企业的官司打得不可开交的企业,其现在的窘境恰恰是宗庆后领导的班子一手造成的,跟人家合资居然让人家掌握50%的股份,这不明摆着为日后股权争执和权力争夺埋下致命隐患吗?至于那个开设毛思想网站的晶牛集团,自我标榜说企业没有腐败,那么百草止水就想问一下,在商业贿赂早就习以为常的中国,在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中难道就没有回扣或佣金往来?在大陆官场严重腐败的今天,他们就不给有关官员送礼行贿?当然,对晶牛我没有实地踏访过,不过就我所接触的毛式企业,这类腐败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毛式企业,员工升迁几乎都难以避免向上级领导行贿的恶俗,这不同样是腐败吗?
为什么毛主义企业家会遍地生花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