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抓执政能力入手
改善和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近年来,***跳出信访抓信访,把信访工作当做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把做好信访工作当做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措施来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月份,到区集体访的批次和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分别为**%和**%,到市集体访的批次和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分别为**%和**%。市信访局对***信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的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信访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近年来,***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多年来信访工作不断加强,而信访形势好转甚微的现象,进行了认真反思,认为一个地方能否做好信访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要减少集体访、越级访或其他的重大上访发生,就必须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坚持依法行政,让群众满意,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类群众来信来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进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推上一个新水平。因此,就稳定抓稳定、就信访抓信访的工作思路是以治标为主,解决不了引发信访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如此下去,随着改革的深入,信访工作将不堪重负,也必将阻碍着改革的深化,影响着发展的速度。要从根本上转变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治因治本。因此,他们在巩固和完善现有信访工作制度、机制和措施的同时,下大力抓各级各部门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力求通过提高执政能力,从源头上减少信访特别是重大信访案件的发生,扭转信访工作中由来信变来访、由小访变大访的被动局面,这是工作理念和思路的调整与转变,是使信访工作纳入有序有利轨道的根本途径。为实现这样一个根本性转变,他们要求各级各部门干部要提高“四个认识”,树立“一个观念”。“四个认识”即一是信访量增加是深化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要用改革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方法去对待和处理。二是信访量增加是人民群众主体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加的表现,应坚持以疏导为主,保持人民群众诉求渠道的畅通。三是信访量增加说明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要充分尊重和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合理要求。四是信访量增加是执政能力与社会形势和群众要求存在差距的结果。面对群众来信来访,首先要从干部自身找原因,及时调整和改进不合时宜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通过提高认识,学会辩证的分析信访量的增减,弄清信访量增减与执政能力之间的关系,避免简单地将二者定位为正比或反比关系,确立了以信访案件的实际构成来评判执政能力高下,就是说,信访量增加,不一定就是执政能力低,这要看信访案件构成中是建议性信访多还是诉求性或涉法性信访多。由此可见,要真正做好信访工作,就必须从提高执政能力上下功夫。“一个观念”就是信访工作优劣取决于执政能力的观念。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掌握和控制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能否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调控好人民内部矛盾也就取决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为此,他们围绕这个问题,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信访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防范优先的原则,从抓执政能力建设入手,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访基层基础工作,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依法解决群众来信来访提出的问题,为全区政治、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大胆实践,在信访工作中检验执政能力
我们把信访工作作为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在信访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考察、检验各级班子和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各级各部门在信访工作中大胆探索,创新方法,执政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不断提高。
1、坚持依法治访,在信访工作中强化法制意识。社会主义是法制社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做好信访工作也必须按照法律规范进行。一是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使自身的行政行为处于法律规范之内,杜绝违法施政,把依法治访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我们分期分批对各级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大张旗鼓地在全区开展宣传,不仅让广大干部明确自己行政行为的界限,也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大大提高了各级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二是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在各级信访部门,切实加强对广大干部的培训,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国务院和河北省《信访条例》,使每一名干部都能正确把握在处理信访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狠抓“两个规范”的落实,严格规范和约束各级机关受理、办理群众信访的行为,坚持依法、依政策、依程序受理信访事项,避免因信访本身引发信访事件。三是规范群众的信访行为,积极引导群众依法、逐级、有序信访。各级各部门在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时,坚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快予以解决,对过高要求不予迁就,对无理要求进行批评教育,防止在群众思想上形成“谁上访谁有理、谁上访谁受益”的错误认识。对一些无理的缠访户和干扰公务、破坏秩序的过激行为,坚决依法进行处理,该行政处分的行政处分,该采取法律手段的采取法律手段,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坚决有力打击,决不姑息迁就,从而避免和纠正“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不良倾向。
2、坚持完善制度,在信访工作中强化责任意识。我们坚持通过完善制度来理顺信访工作机制,把信访工作的各项程序、措施规范化、明确化。如完善了信访例会制度,区委、区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信访工作联席会,每月召开两次信访工作例会,专题研究信访工作;完善了领导接待日制度,从区级领导到信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每周安排一名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完善了党政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制、领导包案制,强化了领导责任;出台了信访考核制度和“三卡一信”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这些制度涵盖了信访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完整的系统,各级各部门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从而强化了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自觉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信访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可靠的保障,都能高效运转。
3、坚持协同治访,在信访工作中强化合作意识。信访工作不仅是信访部门的事,而是要各职能部门、政法机关齐抓共管。我区各职能部门在处理好本部门、本系统信访问题的同时,各级参与疑难复杂案件的处理,各有关部门共同会诊,按“先归口、后分级”的办法,交有关单位和地方执行。对涉法信访案件,由政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解决,如果出现紧急或重大信访事件,政法机关负责稳控局面,采取措施果断处置,维护社会秩序。针对信访案件中涉法问题不断增多的形势,***和我区都出台了关于法律服务人员参与信访工作的办法。我区信访局每周都聘请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处理工作,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各位律师与党政信访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叫随到,他们通过讲法、调解、代理等方式,为群众现场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同时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涉法问题。各职能部门、政法和法律服务部门合作意识的增强,形成了信访工作的合力,使信访案件能够及时、快速地得到分流、处理和化解,减少了多次重访、越级上访,杜绝了聚众滋事等非理性方式的上访。
4、坚持责任追究,在信访工作中强化求实意识。为把信访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我们坚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信访因果进行追溯,实事求是地落实责任。我们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突出抓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关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作为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全力以赴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坚持属地管理,对辖区信访工作负总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按照首办负责制的要求,及时有效地处理好群众的初信初访工作,提高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把上访问题尽可能多地解决在发生地,解决在初始信访的环节上。在信访案件的处理中,把涉及到的人员如今到一起,面对面把问题说在明处,当场对质对证,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到底谁有责任,从而找出解决问题、息诉罢访的突破口。
三、建强干部队伍,改进领导方法,增强防范能力
1、加强信访工作网络建设,化解信访苗头和稳定隐患。群众信访问题大部分发生在基层,基层既是群众上访的源头,也是解决问题减少上访的关键。去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完善基层信访组织网络,在全区建成了全覆盖、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网络。一是各乡镇办、区直各部门建立健全信访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并明确主管政法的副书记主抓信访工作。二是在各乡镇办、区直各部门设立信访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明确职责和任务,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村企级基层信访组织网络,要求各乡镇办在各行政村以村委会为基础,吸收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复退军人等成立村级信访民调站,在全区构筑了区、乡、村三级信访组织网络,提高了基层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制意识。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让广大群众懂得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广泛开展了法律咨询服务,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做好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上级决策的宣传解释工作。通过法制宣传,让群众明白,不少问题不一定要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和解决,而是可以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还有不少问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行政复议等途径来解决。同时,加大信访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信访条例》和有关信访法规,切实增强群众依法信访的意识,教育群众在通过信访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时,不能采取无理取闹、捏造诬告等手段损害他人利益,更不能聚众闹事,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那样不仅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还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和打击。
3、制定信访工作预案,防患于未然。我们在实施每一项重大行政行为之前,都从维护全区稳定的大局出发,通盘考虑,研究和分析可能会调整哪些利益关系,触动哪些人的利益,可能激起什么样的反应,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这个基础上,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应急反应、组织指挥、协调联动等整套机制,做到事前有准备,行动有部署,防控有职责,从而把信访隐患消除在没有形成之前,把信访苗头化解在萌芽之初,有效地减少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4、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信访工作水平。重视信访工作,关键是要激活信访干部队伍,改变过去人员结构单一、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的局面。为此,区委、区政府在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大培养和调整力度,以适应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需要。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信访工作的水平。针对我区涉法案件多、协调难度大的实际,今年区委为信访局新增三名科级干部,并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兼任局长。各乡镇办、区直各部门也明确由主管政法的副书记主抓信访工作。各级领导力量的加强,为做好信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把那些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关于做群众工作、关于协调各方的干部调整充实到信访工作中来,并注重提拔和重用思想好、素质高、作风硬的信访干部,增强了信访工作的活力。
从抓执政能力入手 改善和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