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经验 加速自身发展


  学习先进经验   加速自身发展

  

   这次赴山东日照市考察,感触很深,日照企业发展速度快、气魄大,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对照日照的快速发展,我们班子成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自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决心更进一步强化措施,加速河东超常规发展。

   一、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不断激活发展动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常规的思路只能获得常规的发展效果,超常规的思路,加上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效。日照人提出了“三讲”,即客观面前讲主观,困难面前讲办法,艰苦面前讲奉献;黄海粮油工业公司提出了“起步就与世界同步”等,这是他们一往无前、敢为天下先精神的生动体现。我处几年来,民营企业实现了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但相比之下,我们远远落后了。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快发展、大发展的意识,要通过思想的解放来激活发展的动力。一定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解放思想。在全处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比过去,看现在,我们提高了多少;比日照,看我们,我们还有多大差距”的大讨论,进而打破“两种思想”的束缚。首先是打破“小富即安、小业即满”的思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推行和采取以参股、收购、租赁等各种形式,彻底改变我处民营企业起步较晚,组织管理形式落后,企业做大做强受到限制的状况,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其次是打破“等、靠、要”的思想。指导帮助民营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彻底改变“等政府给政策、靠政府找销路、要政府去协调”的思想,通过市场机制吸引资金,壮大规模。

   二、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快发展速度。靠项目建设推动区城经济发展,能否引来项目是关键,在制定招商策略上,我们重点念好“三字经”:一是“招”,即广招客商,把握住不同客商的差别化需求,发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精神,连同他们的“钱”一块留住。二是“筑”,即筑巢引凤,通过实施市场化运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客商的投资环境。三是“挂”,发挥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通过挂、靠、联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吸引有实力、有信誉的大企业注资入股,实现资本扩张。为了把招商工作落到实处,在招商的具体操作上,我们把握住“三个结合”:一是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开展“全方位招商、第一时间招商、全天候引资”活动。二是抓项目与抓技改相结合,在抓好光华通讯、天王电气、水工机械等落地项目,使其尽快投产达效的基础上,督促、指导现有企业抓好技改,提高比较效益。三是以专业队伍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成立专业招商队伍,主动出击,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经济恳谈会。同时,针对河东区位优势明显,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的现状,在广招商、多招商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注意对引进项目的筛选论证,把握“以大从优”选项目的原则,争取省重点立项项目,尽可能多的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引项目、上项目、建项目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在发展企业的思路上,要以大项目为龙头。一个地方的工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优势,而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项目优势上,日照的强势发展,靠的就是日钢、森博、黄海粮油等重点骨干企业的经济拉动,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下一步要在现在企业基础上,精挑细选确立重点培育项目,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进一步壮大他们的规模,使之真正成为立处、立区乃至立市的现代化规模企业。

   2、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以大项目为支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确立地方主导产业的基本原则。日照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确定了钢铁、粮油、造纸等重点产业,走上了一条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具体到我们来说,同样不缺乏特色产品,我区的橡胶产量占到全国的40%,而我处橡胶产业又在全区占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必须围绕橡胶这一特色主导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橡胶城、冀军、桥闸等重点骨干企业,牵住工业经济“牛鼻子”,增强区域竞争力。同时,要帮助企业提高项目投资回报率。现代企业要改变传统的追求速度的做法,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投入产出率为目标,追求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我处下一步要专门成立企业技改指导工作小组,聘请有关专家,帮助重点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开发拳头产品。

   3、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上,要以大项目为中心。规模企业是市场经济海洋中的航空母舰,一个地方没有具有较强市场占有率的规模企业,工业经济就没有竞争力。日照的发展模式清楚的告诉我们,下一步要本着“调优调强”的原则,通过强强联合、兼并、捆绑上市等多种形式,对现有企业重新进行洗牌、合理布局,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壮大地方经济。

   三、以增强实力为目的,不断打造发展优势。引上项目、发展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地方实力,增加财政收入,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征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只有税收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地方政府才有能力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不断打造出新的发展优势。我们将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在规模企业建台账。在调查摸底的前提下,对规模企业建立生产经营情况台账,随时掌握企业生产进度,实事求是的确定企业纳税额度,并实行目标管理,每月召开调度会,每季进行排队通报,完善税收激励机制。二是强化小额税种管控。对村级房屋租赁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的征收,主动协助税务部门搞好宣传,摸清底数,以便税收部门能及时掌握农村纳税户的经营变化情况。三是抓实零工开单。针对农村税源零散,容易外流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全处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将零工开单任务分解到各委办、各村,落实到人,做到处村干部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指标。

   四、以保持稳定为基础,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客观的讲,经过几年的努力,河东的投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还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投资环境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我们决心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一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对重点村,特别是企业占地村所涉及到的农户,要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尽大可能解决因征占地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对企业在占地过程中,易引发纠纷的问题,提早介入,协调解决,坚决杜绝因发展经济引发的上访事件,创造好的政治环境。

  二要建好规章制度。好的制度也是一种生产力。要把民间的创业激情充分调动起来,就要建立健全制度。首先,为了有效提高办事效率,杜绝推诿扯皮现象,我们将重点推行首问负责制,即商户无论找到那个委办的任何一名工作人员,不管大事、小事、琐事、难事,该同志就要负责到底,直到问题解决,商户满意。其次,推行一次投诉查实责任追究制。机关每名干部都要自觉接受商户监督,如果出现因执法,造成群众不满意、遭投诉的,要严肃处理。

  三是要管好治安秩序。如果一个地方连财产甚至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投资者就会望而却步。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给投资者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方面,要依托辖区公安派出所等司法部门,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对干扰、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另一方面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给投资者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