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以法构筑社会稳定的基层防线
******位于市区西部,与**市、**市、**市接壤,辖**个行政村**万人,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企事业单位**家,是***工业重镇,也是全区四大产业之一的化工基地,社情民意较为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镇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繁重。****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引下,在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软硬件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调解民间矛盾纠纷***起,调解率在**%以上,调解成功率在**%以上,实现了“四无”,即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自杀、凶杀、群体性械斗和集体上访。我们以公正、公开、公平、依法的精神,为广大群众解决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为此,连年受到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系统的表彰,并获得了****年省司法厅命名的规范化司法所荣誉称号,****年,***镇**村调解委员会被省司法厅授予河北省优秀调解委员会,****年**月,河北省政法系统基层“三所一厅”现场会在***召开,***司法所作为示范点,省有关领导专门亲临视察,对我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将我们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适应时代要求,健全民调体系,提升组织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各种利益关系新旧交替,各种民间矛盾纠纷大量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尚未完全依法规范。为此,我所在民调工作中,以健全民调网络体系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开创了民调工作的新局面。近几年来,我们以农村为重点,狠抓网络体系建设,形成了镇、村、联户三级网络。首先,建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原来镇司法所由三人组成,且兼职做司法工作,办公用房仅有两间,人民调解工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抽调六名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干部组成了镇司法调解委员会,主任由镇司法所长兼任,享受副科级待遇,并落实了特岗津贴,其它五人全部列入公务员编制。从此,完善了乡级民调机构,为全镇民调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二,健全村级民调组织机构。为充分发挥村级民调机构的作用,我们坚持以村委会为基础,组建人员构成素质较高、群众基础较好、工作能力较强的村级调委会,一般由村委会成员担任调委会主任,成员人数一般3—5人、个别大村5—7人,使之与村委会班子构成基本一致。村委会成员任主任的村达**个,占总数的100%,初中以上文化的达**名,占总数的100%,六十岁以下的人员为**名,占总数的100%,并实行动态管理,能者上,庸者让。我们的这一做法被省、市、区司法行政系统采纳并予以推广。第三,配强农村联户调解员。为便于化解矛盾纠纷,结合各村村民代表产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以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为基础,推选联户调解员。从而,形成了镇、村、联户三级民调网络。几年来,全镇***名民调工作者活跃在基层,做到了信息逐级反馈,纠纷逐级协调解决,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为维护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本地实际,完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运作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机制运行不畅。镇司法所在健全网络体系的同时,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使民调工作职责明晰、调处规范。一是明确了各级民调人员的职责。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有效地化解民间矛盾纠纷,进一步规范各级民调人员的职责,我们根据分工制定了镇级民调委员会主任及民调干部职责、村级民调委员会主任及成员职责,联户调解员职责,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责任、奖惩措施,并实行首接处理制,彻底改变了过去发生矛盾调处不及时和互相推诿的不良现象,使基层民调工作实现了运作规范,运转高效。****年*月,我镇**村村民徐满水与张子民因房屋滴水问题发生纠纷,联户调解员张进东听说后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张进东并没有放弃,为了防止矛盾激化,他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把一方当事人叫到自己家中,然后协同村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地化解了纠纷。二是进一步完善了调解庭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为使调解庭规范运作,我们本着自愿、平等、公开、依法调解的原则,制定了首席调解员、调解员、主持人、记录人、当事人、旁听人规则等九项规章制度,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保障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三是出台了便民措施和接待制度。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便于调解,防止矛盾激化,我们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调解人员规范用语、调处时限、上门服务、纠纷回访等十一项制度和措施,并上墙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制定了档案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民事调解工作政策性、法规性很强,档案文书的管理、工作情况的上传下达都很重要。为保证有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各级民调机构的协调性,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做到了一村一档,一案一卷,及时归档。并实行微机管理,各村级调委会定期将调解工作情况及案卷上报镇司法调解委员会,使全镇调解工作得以协调有序开展。
三、克服各种困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民调效率
过去的民调工作仅凭一张老脸、一张嘴巴,无场所、无设施、无固定工作人员、无严格的工作程序,能调处就调处,调处不了就甩手走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矛盾纠纷逐渐增多,稳定形势面临诸多问题,人民调解工作如果总是“老生常谈”,是远远跟不上形势需要的。民调工作做不好,各类民事、刑事案件就会增多,越级上访事件就会增加,社会就难以稳定。为此,我镇在建好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克服各种困难,在财力、人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年以来,我们共计投资**余万元配备、装修办公用房*间,建设高标准调解庭*间,购置专用微机一套,汽车一台,安装电话一部。在完善镇级调解装备的同时,加强村级调解机构硬件建设,达到了村村有办公场所、有调解室、有牌子、有公章、有电话、有调解文书和统计台帐的“七有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使民调工作实现了法制化、信息化、现代化,做到了依法、快捷、不留隐患。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我镇民调工作出现了四个转变:即矛盾纠纷的受理由过去相互推诿变为有纠必理;调处纠纷变被动为主动;调处的时间由长变短;调处的效果由差变好。******月,我镇司法所获知白塔村同母异父兄弟因争夺其母骨灰而发生的纠纷,随时可能激化而发生斗殴的情况后,镇司法所调解人员急赴该村进行调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达成将其母骨灰寄存火葬场灵堂的协议,以便于双方子女共同祭祀悼念,既破除了迷信思想,又平息了纠纷,也为此类问题的处理首开了树新风、立新俗的先河。
四、增强自身素质,坚持调防结合,高筑稳定堤防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国家对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规定,调解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较高的调解水平和熟练的掌握法律、法规。为此,我们在健全网络、完善制度、改善办公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调解员队伍,并始终坚持一手抓调处,一手抓防范,千方百计维护好农村的社会稳定。在自身建设中,我们把学法普法贯穿于整个民调工作之中,加强对基层民调员的培训,尽快丰富其法律知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坚持周五学习日制度,聘请市、区律师所主任或法院法官给机关人员系统讲授民法、民诉法知识,观看案例录象释法,定期考试促学,鼓励报考政法函大深造等等。形成了领导班子带头学,党员干部集中学,定期讨论学,个人业余自己学的浓厚氛围。其次,下大力抓好村级民调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组织有知识、有经验的司法干警到村举办培训班,通过学理论与现场说法相结合,使村级民调人员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再次,通过即问即答、问卷测试等多种形式,对镇、村民调人员进行考试、考察,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在调防工作中,我们本着“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一是加大普法力度。我们按照区委《关于在全区农村开展“法律三进家”活动的意见》,积极组织“三下乡”活动,利用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编写普法诗歌和三字经、出示展牌、上街咨询等形式,把普法工作的触角伸向学校、企业和广大农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播撒法制意识的种子,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为推进依法治国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二是强化了矛盾纠纷排查,实行每月排查一次,每次排查都认真组织,并取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按区域把全镇73个村规划为九个工作区,每区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带队,逐村摸排,确保做到区不漏村、村不漏户,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三是加强对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几年来,我们努力做到“有案必接、迅速调解”,充分调动和发挥镇、村两级调解组织网络的作用,做到件件案子有人管、有措施、有落实、有结果。四是充分发挥调解庭的作用。调解庭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我们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引导调解工作走向正规化和法制化,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为此,我们坚持小矛盾当场调,大矛盾当庭调。****年以来,我们共开**次,成功调解案件**起,有效的发挥了调解庭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法构筑社会稳定的基层防线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