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基本药物制度下产业链动向之六——普药企业


1、  普药企业 集中趋势不可逆

重复建设和批文滥发导致中国目前还有四千多家药企,产品同质化极其严重,超过一半的企业年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使得医药购销领域混乱,恶性竞争时常发生,药品质量监管难,药害事件频发。本次 “目录”涵盖了307个品种,有二十多个独家品种,大部分还是以大中型品牌企业的产品为主,应该讲,这与国家希望加强行业“集中度”的思路高度吻合,制度第五条已经表明:“促进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整合”。通过扶优扶强,经过几年的努力,待部分中小企业撑不下去了,大鱼吃小鱼的自然法则就开始发生作用了。因此,从“目录”中看出,国家意欲首先通过政策支持优秀企业加快发展,然后通过市场作用,使行业集中度逐步增强。从这样的思路来看,在随后出台的针对公立医院的基本药物目录,将会出现更多的独家品种。

当然,也不用担心这样会导致大批中小企业瞬间阵亡,由于具体的招标措施、目录调控、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等都由省里来制定具体措施,各省自然会想办法保护本省的企业,否则,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怎么办?社会稳定怎么办?当地的医药产业发展怎么办?政绩考核怎么办?

如同前文所言,对于基本药物如何“使用”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无论哪一种理解,药企的发展趋势都是集中度增强。但实际情况跟“理解一”一样的话,药企集中的趋势将不如“理解二”那么迅速。同时,就算是基于对药企影响更大的“理解二”,相对于医药物流业,药企的“集中度”推进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也不会停止进程。因此,笔者认为,“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将会使产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优胜劣汰,稳步向前发展。集中度逐步加强,恶性竞争逐步减少。

为了避免被“集中”的命运,原先不用怎么理会“政策事务”的普药企业,现今已然将“政策事务”提上了战略的高度:招标、物价等工作好坏将决定企业的未来。

另外,中小普药企业常常随意发展渠道,上文所述流通的巨变对普药企业渠道归整倒是契机。基本药物流通的分级配送,将为普药构筑起一个天然的优质分销体系,普药企业正好借机重整自己的渠道,为货畅其流,消灭窜货切实做好工作。

杨昌顺   www.yangchangshun.com

聚焦医药,紧跟政策,关注热点,传播理念 

[email protected] 

 

杨昌顺原创及相关文章

更多杨昌顺的医药咨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