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管理哲学——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二)
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二)管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包括:1、统一与分立。一方面,管理活动在客观上要求管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统一起来 ,使主体与客体关系和谐,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管理价值。另一方面,管理主体与客体相分立,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立性,这就产生了管理活动中统一与分立的矛盾。
2、协调与干扰。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只有主体与客体相协调,才能使管理活动沿着一定的方向,有效地进行。然而,由于管理主体与客体各自构成的因素、两者相互作用的实际内容都是极其复杂的,加之管理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会对管理系统整体产生干扰。管理者应承认、正视这种复杂性和干扰现象,努力排除干扰,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尽力地化干扰为协调。
3、自控和受控。自控是指管理系统通过内部的相关因素及其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目的是使系统内部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受控是指管理系统受到外部环境控制。
4、封闭与开放。封闭是指管理系统内的控制网络必须形成一个连续封闭的严密回路,首尾相接、环环相扣,使之成为一个连续回路的运转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及时、有效地控制,保证管理系统目标的实现。开放是指管理系统又同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使系统不断得到发展。(待续)